必須奪回兗州!

這是袁營文臣武將一致認可的結果!

但怎麼奪回?什麼時候奪回?

眾人卻各抒己見,出現了不同的看法。

有謀臣認為,剛經歷了幽州之亂,他們應該穩定幽冀局面後,再行南下。

有謀臣贊同這個想法,甚至委婉的認為,必須完全控制公孫瓚,才能南下以爭天下,避免後院失火。

但也有人認為,他們兵強馬壯,完全可以分兵出手,留守足夠兵馬鎮守冀州。

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劉協在冀州,那就是大義所在,他們師出有名。

這時候,如果公孫瓚膽敢偷襲冀州,那是冒著天下之大不諱,必將被天下人唾棄,公孫瓚不敢。

文臣武將各抒己見,反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說的頭頭是道。

要不要立刻揮兵南下,就陷入了猶豫不決的處境,這令好謀無決的袁紹,搖擺不定!

曹操看的都有些急不可耐了!

但是曹操不能勸,不然太過急切南下,會令人產生懷疑的!

雖然以曹操的演技,可以表現的想要戴罪立功、想要透過奪回兗州將功補過。

但是!

袁紹麾下,最不缺少的就是謀臣,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出現意外。

而曹操的身家性命,他的妻兒老小,都在兗州被劉辯控制著。

只要曹操可以得到傳國玉璽和天子六璽,呈給劉辯,他雖然活不了,但妻兒老小可以倖免於難。

然而,袁營文臣武將不揮兵南下,曹操哪裡有這個機會?!

就在曹操心中急切,想方設法推動袁紹出兵的時候,遠在兗州的劉辯,卻給了一記助攻!

“報——”

傳令兵快步來報:“啟稟將軍,少帝御駕兗州,分兵征討豫州、徐州和青州!”

袁紹揮退傳令兵後,文臣武將神色有些凝重!

“主公,若是我們繼續坐以待斃,眼睜睜看著洛陽兵馬控制豫州、徐州和青州,我們再無南下的機會了!”

審配凝重道:“應該趁著他們分兵作戰,試圖解決後顧之憂的時候,強勢出兵,奪下兗州!”

“主公,臣等附議!”

這一刻,袁紹麾下的豫州系等文臣武將,全部站出來勸諫。

郭圖甚至勸道:

“主公,我們還可以聯絡淮南袁術,這時候應該放下成見,眾志成城,一致對外。

我們從河北南下、袁術從淮南北上,前後夾擊,必有奇效!”

接連的勸諫,以及劉辯分兵出征的訊息,終於令袁紹堅定了想法。

決定揮兵南下!

袁紹令陳琳撰寫檄文,同時以天子劉協的名義,書寫出兵詔書。

曹操一直在關注著。

最後,袁紹都沒有裝模作樣去請示劉協,直接命符節令帶來天子六璽,取出了用於發兵的皇帝信璽蓋上。

之後又轉交給符節令看守印璽。

這一幕,令曹操心中一動!

袁紹遷帝冀州魏郡鄴城後,重建了京師的百官職權,符節令隸屬於少府麾下,掌管印璽。

剛才驚鴻一瞥,曹操看個真切,天子六璽就在其中,倒是傳國玉璽,並沒有看到。

那麼,能不能趁著袁營揮兵南下,盜竊這些印璽呢?!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令曹操忽然靈光一閃,試圖效仿先人。

曹操是有這個機會的!

袁紹對他的信任還在,此次揮兵南下,令曹操統帥一支兵馬為先鋒軍。

甚至因為曹操就是從兗州奔逃而來,向他請教了很多問題。

但符節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