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司徒王允到了,正在帳外等候覲見。”

“召王允入內。”

“諾!”

司徒王允來到北軍五校時,天色已經昏暗下來,他看著北軍五校中不僅有五校兵馬,還有幷州軍和西涼軍將士,聯想到京師中的變故,神色中猶自帶著震動!

王允怎麼都沒有想到,一日時間,京師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力挽狂瀾之人,竟是那位生性怯弱、被董卓廢立的少帝劉辯,他做到了他們這些漢室忠臣做不到的事情,鎮殺董卓,匡扶漢室,挽回了皇家顏面!

“王司徒,陛下召見。”

“請使者帶路。”

使者將王允引入帥營,等再次看到劉辯後,王允眼神中除了震動之外,只剩下深深的敬畏!

劉辯身上有一股帝王霸氣,不怒自威,令人充滿敬畏,王允立刻垂首貼耳,不敢直視聖顏,腰桿都下意識多彎曲了十幾度!

“臣,拜見…陛下!”

【王允,司徒,一流智謀/內政,忠誠度90+】

劉辯眼睜睜看著王允的忠誠度從80+提升到90+,對此他還是略微滿意的。

“免禮平身。”

“多謝陛下!”

王允雖然起身,但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直視聖顏,此刻甚至有些惴惴不安,是那種伴君如伴虎,有種帝心難測的敬畏之感!

如今天色昏暗,仙秦世界那邊即將天亮了,劉辯也沒有打太極的想法,於是開門見山問道:“王允,曹操行刺董卓,可是你背後主導?”

“不敢隱瞞陛下,您當庭棒喝,臣等無地自容,幡然醒悟。董卓行廢立後,臣等私下會面,試圖以死報國。

這時曹操獻計,行刺董卓。因此臣只是眾多漢室忠臣中的一份子,而非真正的主導者。”

王允不敢居功,一五一十的解釋緣由。

這令劉辯恍然大悟,看來朝堂中還是有不少漢室忠臣的,他微微頷首,緊接著又道:

“王允,朕已經誅殺董卓,控制幷州軍、北軍五校,以及京師中的西涼軍,如今想要復辟歸位,你覺得有什麼不妥嗎?”

“董卓妄行廢立,大逆不道,幸有陛下英明神武,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如今陛下已經控制京師兵馬大權,復辟歸位理所當然!”

王允自無不可,立刻說道:“待臣回去後與太傅商議一番,擇一良成吉日,為陛下進行復闢歸位!”

“王允,你覺得袁隗可信嗎?董卓行廢立,他可是贊同者!”劉辯聞言,也懶得跟王允委婉打太極了,王允不點破那就由他來。

“這……臣不知!”

王允不敢回答了。袁氏四世三公,力量龐大,甚至王允也是袁氏門生故吏啊!

說實話,如果不是王允與曹操等人密謀誅殺董卓,還算是漢室忠臣,劉辯甚至都不會召見他,畢竟上一個袁氏門生故吏董卓,可是在行廢立。

朝堂之中,多是袁氏黨羽,剩下的則是弘農楊氏黨羽,楊氏也是四世三公,更是與袁氏姻親關係,可見這些世家力量,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多麼龐大!

“呵呵,袁氏意圖不軌啊!”

劉辯望著王允,直言不諱的問道:“朕信不過袁氏,你,能讓朕信任嗎?”

“臣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王允立刻跪地叩首,但說的是模稜兩可。

劉辯靜靜的盯著王允,他雖是垂首貼耳,但依舊如芒在背,額頭不自覺滲出冷汗,有些話陛下能說,但他王允不能說!

時間不知過去多久,劉辯打破了沉默,轉而問道:“王允,你有女兒嗎?年歲幾何?”

“不敢隱瞞陛下,臣有一位義女,視如己出,正值及笄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