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頭我剛剛投入軍中時,聽那些老軍頭說,五百年前我明輝國與那魔物有過一場大戰,國中精銳盡出,其中明輝鐵騎苦戰得勝,一直追擊潰逃的魔物到此地附近,後來卻忽然神秘消失,再也找不到任何蹤跡。”

延三旭聽得入神,說道:“一支大軍竟會憑空消失?真是聞所未聞。”

“往後數代國君一直派人在此地查詢線索,近幾年從一殘破古卷中探得此處有一幽深之地,名叫地門關口,據傳是魔物從地底通向地面的必經之處。想來那明輝鐵騎消失,與這地門關口必定有莫大的關聯。”

延三旭問道:“你們駐紮在此處,也是為了探查附近山嶺洞穴,尋找那地門關口?”

老卒答道:“正是。一個月前探子回報,在西南方發現少量魔物蹤跡,便由都尉大人率隊去清剿,雖然盡數將魔物殺盡,也一下子也折了三百餘人,有些同袍甚至連屍身都沒有找到。”

“那如今都尉大人何在?”延三旭又問道。

“都尉大人與活著的數十人回來後,只留下五十個膽子稍大的人去運回同袍屍身。都尉大人傷得甚重,在此恐無法醫治,便領十數人前日往鎮南堡撤去。”

延三旭點了點頭,回道:“可是這麼大一個軍營,怎麼就只剩下軍爺你一個人?”

“唉。且說呢。”老卒嘆了口氣,“原本這裡還有十餘人駐紮,沒想前日去收拾同袍屍身的那些人一去不返。昨日只得一人回來求救,說是同袍被困,剩下十餘人便由伍長帶隊去救援,只留下我一人在此看守。”

“既然如此,軍爺何不與我一同去我同道的營地,留在此處,恐怕也不安全。”延三旭說道。

老卒答道:“小老頭仍軍伍之人,有命在身,不得擅離此地。更何況已枉活到這知天命的歲數。若真不幸在這裡葬送了性命,也只能說是命中註定。”

“在下雖然道行不深,但總算習得些功法,不若請軍爺指個方向,我再去探查探查,或許能帶回些訊息。”

老卒一聽,起身拱手道:“那些同袍至今未歸,小老頭也是心急如焚。若能得道長相助,也許他們還有一線生機。往西南出了營門,沿著山路尋去便是。小老頭在此謝過了。”

延三旭也站了起來,拱手回禮道:“言重了。我這就往那邊去。軍爺也請保重。若察覺有異,出了大路邊的營門,呼喊兩聲,我的同道自會來接應。”

老卒附和一聲,應允下來。

延三旭拜別了他,先從大路營門而出,找到兩個師弟和鹿兒等人,將所探聽到的事一一說明,讓他們保持警覺。又囑咐到若遇到老卒求救,先求自保,再看情況相助。

此後,他便穿過軍營,從西南方向營門出去,沿著山路向前仔細搜尋那些軍士蹤跡。

延三旭一路疾行,約莫走了有三個時辰,只見一個渾身是血的軍士倚在一棵大樹旁。他上前檢視,發現那人已死了多時。

他起身時,發現地上落有星星點點的血跡,便一路尋了過去。

走了有兩個時辰,沿路又發現數具軍士屍骸,皆是失血過多、力竭而亡。

密林之中,視野受限,延三旭跳上一棵大樹的樹枝,朝遠處看去。

只見面前一座高聳的山峰矗立在前方,山勢陡峭險峻,山上怪石林立,另一側形似一個向內嵌入山體的關隘,遠遠望去,如一張幽深無底的巨口。

“這裡莫不就是那老卒說的地門關口?”延三旭自言道。

他跳下樹來,朝那個關隘的方向奔去。

到了關隘的入口,才察覺其形式之宏大,人站立於下顯得異常渺小。

他直入其內,走了有將近半個時辰,發現前方已被數十個巨大的石塊堵住。

延三旭跳上巨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