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三旭抬頭看去,只見空中浮著三樣事物,分別是方才秦震宇所用的長槍、一個光團和一卷玉簡。

“此長槍名為烈血破軍槍,一直跟隨老夫東征西討。方才一戰,此地門關之役暫息,你須替老夫將其帶回明輝國帝都,交與我秦家後人。此物認主,我秦家後人是否能駕馭它,只能看機緣造化。”

秦震宇又指向光團,說道:“要將烈血破軍槍之力盡數使出,須得修習這《烈血破軍訣》。此二物缺一不可,都本是我秦家不傳之秘。此功法也已有禁制,非秦家血脈無法解開。”

“大將軍,既然此地暫時已無魔物之害,為何您不親自回帝都一趟,將這麼重要東西交到晚輩手中,是否有些不妥?”延三旭疑惑地說道。

秦震宇臉上顯出些許無奈,答道:“老夫身殞於此,肉身雖然早已化作一副枯骸,但元神出竅後也無法離開骨骸太遠,且以元神現世如此長的時間,早已有背天道,恐怕隨時都會魂飛魄散,墜入九幽之地。”

“那何不讓晚輩收殮大將軍的遺骸,同去帝都?”延三旭又問道。

“老夫的骨骸已被魔物搶去,不知所蹤。每次老夫尋得些骨骸的蹤跡,那魔物便又將其換去別處。因此老夫如今與身陷囹圄無異。”

延三旭聽後,惱怒道:“這魔物實在可恨!”

“起初遇到那些魔物,本以為其只是數量眾多、殘暴嗜殺,不曾想其實它們也心計重重、狡猾奸詐,因此地門關才成了老夫飲恨終生之地。”秦震宇眼中流露出一絲不甘。

“那這第三件又是何物?”延三旭聽罷,也只能轉言它事。

“此物乃追隨老夫到此、血戰陣亡的軍士名籍,只希望你帶回給如今君王,為這些將士建起衣冠冢,供後人世代瞻仰。這些將士即使在危難時刻,也從未膽怯退縮,皆豪情滿懷、慷慨赴死,切莫讓後人忘卻了他們。”

秦震宇說到此,特別囑咐道:“交付三物之事,在到達帝都之前切不可讓無關人等知道,免得節外生枝。”

延三旭點頭應允,又問道:“三件事物,皆為後人。大將軍你自已呢?”

“老夫戎馬一生,胸懷坦蕩。擔當身前事,何計身後名。榮辱成敗,自有公論。”秦震宇雙目炯炯,面容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延三旭聞言,胸中熱血激盪,欲語凝噎。

秦震宇取出一綿袋,說道:“贈與你三物。一曰悟道丹,助你突破之用。二名血焰寶玉,你至悟道境後用此物可煉化內丹,使你修為大進。三為明輝鐵令,若在明輝國境內遇險,出示此物可得我明輝鐵騎相助。”

說罷,綿袋飄至延三旭手中。

延三旭拱手拜謝,正色說道:“謝大將軍厚愛。晚輩定不負重託,全力將那三物送達。”

秦震宇讓他也將空中三物收入綿袋,徐徐說道:“方才讀你心智,又觀你言行舉止,你這人品性率真,剛柔並濟。說不定入行軍伍也能成就一番功業。”

延三旭答道:“大將軍折煞晚輩了。晚輩生性放浪不羈,恐怕受不得那麼多約束。”

“只要心繫天下蒼生,以身踐道,以何法行之反而是次要。”秦震宇點了點頭。

他負手背過身去,說道:“好了。你去吧。若有緣自會再見。”

延三旭拱手作揖,拜別秦震宇,轉身向石道上而去。

行不多遠,只聽身後傳來洪亮的聲音。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刀劍,與子同仇!殺妖!殺妖!殺妖!”

延三旭心中一驚,回身看去,卻見秦震宇偉岸的身軀伴隨著一陣大笑聲漸漸消散,化於無形。

他回頭繼續沿著石道向上疾行,此時已不像方才還需要收集血晶,一個時辰後便重回到石道與山間縫隙相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