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但他又不想真的幹活。

他去找專案負責人,負責人是一個剛到小鎮不久的年輕人,對淼鑫森的為人並不瞭解。淼鑫森一見到負責人,就開始哭訴自已的悲慘遭遇。他說自已家庭貧困,身體又不好,但非常需要這份工作來養家餬口。他還說自已雖然身體不好,但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工作。負責人被他的話打動了,答應讓他加入專案。

然而,一旦進入專案組,淼鑫森就開始偷懶耍滑。他總是找各種藉口逃避工作,不是說自已身體不舒服,就是說家裡有急事。其他工人都對他的行為感到不滿,但淼鑫森卻不以為然。他還經常在工地上挑撥離間,說一些工人的壞話,讓大家之間產生矛盾,以便他能在混亂中更好地偷懶。

有一天,專案組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大家都在努力想辦法解決。淼鑫森看到這個機會,又想展現自已的“聰明才智”。他跑到負責人那裡,說自已有一個解決辦法。負責人半信半疑地讓他說說看。淼鑫森其實根本不懂技術,他只是隨便說了一些聽起來高大上的名詞和一些毫無根據的方案。負責人雖然覺得他的方案有些不靠譜,但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大家按照淼鑫森的方案去做。

結果可想而知,淼鑫森的方案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專案進度受到了影響,大家都對淼鑫森非常憤怒。負責人也意識到自已被淼鑫森欺騙了,他嚴厲地批評了淼鑫森,並決定把他從專案組中開除。

淼鑫森被開除後,並沒有反省自已的行為,反而對專案組和負責人懷恨在心。他開始在小鎮上散佈謠言,說專案組貪汙了專案資金,負責人是個無能之輩,才導致專案出現問題。他的謠言在小鎮上引起了一陣風波,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開始對專案組和負責人產生懷疑。

但是,小鎮上也有一些明事理的人,他們不相信淼鑫森的話。他們開始調查事情的真相,最終發現是淼鑫森在惡意造謠。這些人決定揭露淼鑫森的真面目,讓小鎮上的人都認清他的奸猾本質。

他們在小鎮的中心廣場上召開了一個集會,把淼鑫森的所作所為一一列舉出來,包括他在生意上欺騙顧客、陷害李大爺、在聚會上吹牛、在專案組裡偷懶耍滑以及惡意造謠等行為。小鎮上的人們聽了之後,都對淼鑫森感到非常厭惡。

從此以後,淼鑫森在小鎮上的名聲徹底臭了。人們都對他避而遠之,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他試圖用自已的奸猾處世法來獲取利益和地位,但最終卻落得個眾叛親離、身敗名裂的下場。

淼鑫森的故事成為了小鎮上的一個反面教材,人們教育自已的孩子要誠實、善良,不要像淼鑫森那樣成為一個奸猾之人。而淼鑫森,即使到了最後,他似乎還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已的錯誤,仍然在心裡盤算著如何再次翻身,只是他再也沒有機會在這個小鎮上施展他的奸猾處世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