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搖曳,喜氣盈門。齊舒婉身著鳳冠霞帔,頭戴金光閃閃的鳳冠,面遮紅紗,端坐在妝臺前。莊柏則身著新郎官的紅袍,腰繫玉帶,頭戴烏紗帽,英俊挺拔地站立一旁。
隨著司儀的一聲高唱:“吉時已到,新人拜別父母!”齊舒婉與莊柏緩緩起身,手牽手走向廳堂中央。
廳堂內,齊舒婉的父母早已端坐於上座,臉上洋溢著欣慰與不捨。齊舒婉的母親,眼中含著淚光,看著自已精心撫養長大的女兒,今日即將出嫁,心中五味雜陳。
新人跪於父母面前,齊舒婉輕聲道:“女兒今日出嫁,從此便是莊家之人。雖身在莊家,但心永系父母。女兒不孝,不能常侍左右,願父母安康,福壽綿長。”
莊柏亦跪地,誠懇道:“岳父岳母大人在上,小婿莊柏今日迎娶舒婉,定當竭盡全力,愛護她、尊重她、保護她,讓她幸福安康。小婿雖非親生,但視岳父母如親生,願盡孝道,以報養育之恩。”
齊舒婉的父母聞言,眼中淚光更甚,卻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齊舒婉的父親,聲音微顫,卻堅定地說:“舒婉,你自幼聰慧善良,今日嫁為人婦,為父只願你夫妻和睦,白頭偕老。莊柏,我將女兒託付於你,望你不負所托。”
齊舒婉的母親則輕撫齊舒婉的髮髻,哽咽道:“我兒,你雖嫁出去,但孃家的門永遠為你敞開。記得常回家看看,我們永遠在這裡等你。”
新人三叩首,拜別父母。每一叩首,都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也是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期許。
禮畢,齊舒婉與莊柏緩緩起身,轉身走向花轎。在一片祝福聲中,花轎緩緩啟動。
街道兩旁早已擠滿了圍觀的百姓,他們身著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孩子們穿梭在人群中,手裡拿著彩色的紙風車和糖葫蘆,興奮地追逐嬉戲。街道上空,五彩的旗幟和燈籠隨風飄揚,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花轎由八名壯漢抬著,轎身裝飾著金線和綵帶,轎頂綴滿了金色的流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轎前,一隊身著紅衣的樂隊吹奏著歡快的樂曲,笛聲悠揚,鑼鼓震天,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轎旁,莊柏騎著一匹裝飾華麗的白馬,馬鞍上披著紅色的綢緞,馬鬃上繫著綵帶。他面帶微笑,不時向圍觀的人群揮手致意,展現出新郎的風度與喜悅。沿途,齊府和莊府的家丁們沿途撒著喜糖和銅錢,引得孩子們和路人爭先恐後地撿拾,場面熱鬧非凡。一些調皮的少年甚至向莊柏拋灑綵帶和花瓣,使得整個隊伍在綵帶和花瓣的飛舞中前行,如同一條流動的綵帶。在隊伍的最後,是一隊送嫁妝的車隊,車上裝載著各式各樣的嫁妝,從傢俱到衣物,從金銀首飾到日常用品,應有盡有。每一件嫁妝都精心包裝,上面貼著紅色的“囍”字,象徵著新人的幸福生活即將開始。
因著齊舒婉是低嫁,且莊家也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嫁妝雖豐厚,但也沒有太過於顯眼,抬出門的嫁妝也僅僅26抬,其餘人送的添妝和依著齊舒嫣嫁妝單剩下的嫁妝,都已經於前一天送往莊府了。
隨著隊伍的行進,街道上的商鋪也加入了慶祝的行列,他們掛出紅燈籠,擺出各種商品,有的甚至在門口搭起了小舞臺,表演著雜技和戲曲,為新人的婚禮增添了更多的喜慶氣氛。
莊府門前,張燈結綵,喜氣洋洋。莊柏早已在門前等候,他的目光緊緊跟隨著那頂華麗的花轎,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喜悅。當花轎停穩,莊柏親自上前,輕輕掀開轎簾,伸出手來,準備迎接他的新娘。
齊舒婉在紅紗的遮掩下,緩緩伸出手,她的手微微顫抖,透露出一絲緊張和嬌羞。莊柏握住她的手,感覺到了那一絲顫抖,他輕輕地捏了捏,傳遞著安慰和力量。齊舒婉感覺到莊柏手心的溫暖,心跳加速,臉頰染上了淡淡的紅暈。
在司儀的引導下,新人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