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閣。
“娘子,二姑娘來了。”碧螺走進來,帶進來了莊媛媛。
“見過嫂嫂,嫂嫂妝安。”莊媛媛微微屈膝行禮道。
齊舒婉也站了起來,走過去拉著莊媛媛的手,回了一個微蹲的禮。
“媛媛,快來,這就是我跟你說的,我祖母身邊的嬤嬤。快來見過嬤嬤。”齊舒婉牽著莊媛媛來到常嬤嬤身前。
“嬤嬤好。”莊媛媛同樣行了禮。
“這就是娘子跟我說的二姑娘啊,真是個端莊可愛的姑娘。老身姓常,姑娘可以喚我一聲常嬤嬤。”常嬤嬤微微也屈了屈身子,回答道。
“常嬤嬤好”莊媛媛看著眼前和藹的嬤嬤,心裡沒那麼緊張了。
“好了,好了。嬤嬤,媛媛咱們快坐下聊。”見二人認識了,齊舒婉趕緊叫人坐下來談話。齊舒婉還是坐在主位,因為她是掌家人,嬤嬤坐在右側下手,媛媛坐在了常嬤嬤對面。
常嬤嬤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這姑娘是個好的,可教。莊媛媛也打量著常嬤嬤,見這位嬤嬤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嚴肅,心裡放下心來。
“娘子,老身託大些,也曾是教養過娘子您的嬤嬤,現如今來到莊家,莊二姑娘也要在我手下學習,所以有些話老身想說在前頭。”常嬤嬤停下了說話,看向莊媛媛。
“嬤嬤,您儘管說,我定不會輕易退縮不學的。”莊媛媛知道自已必須學習,這話是在回常嬤嬤,也是給自已打氣。
常嬤嬤點點頭,道:“我來做教習嬤嬤,只一點,就是靠姑娘的悟性,很多東西,老身不會說很清楚,需要姑娘你自已領悟。若你感覺到什麼了,可以跟老身或者娘子講一講。學習不是死記硬背的,禮儀這些也不是乾巴巴的學,要的是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品茶插花陶冶心性,但不能只是陶冶心性,姑娘,明日就跟著老身學吧。”
莊媛媛起身,實實在在的行了一個拜師禮,常嬤嬤也樂呵呵的接下了。
齊舒婉看著也開心,莊媛媛本就是好苗子,常嬤嬤能為她留下也是她的造化。
蘇州,盛府。
莊柏到達私塾已經有幾日了,老學究學富五車,講法標新立異,總能說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觀點來,這打破了莊柏以往的認知。
老學究留了一道留堂課業,題目為:科舉制度的利弊。
要求私塾每位學生說出兩條科舉的好壞來,眾人面面相覷。這,他們是科舉的既得利益者,怎麼會說科舉的不好?
莊柏也覺得學究的課業留的偏頗,故而在課堂上提出:“學究,學生作為這科舉制度下的學生,覺得學究此題不妥。若被有心人發現,只怕不好。”
老學究卻是笑了笑,道:“無妨,科舉未出現之前,這為官做宰的範圍都在世家子弟手裡,如今你們得了科舉的便宜,也不能就覺得科舉沒有弊端。都說推陳出新,首先要的就是發現舊的哪裡不好,才能推出新的不是嗎?這題只是咱們私下討論,不妨害什麼。”
莊柏和眾人聽了,也放下心來,都去討論起利弊來。
第二日,老學究讓眾人對科舉利弊討論起來。
學子楊利:“學生以為,科舉的利在於公平,讓我們這群平民學子也能憑學識入官場,官場不再是世襲罔替:弊端嘛,考官容易被拉攏,打破公平性。”
學子李瑾言:“學生也以為,楊兄的觀點對,但除了公平,科舉的有益之處還有選賢舉能,更多有才之士能發揮自已報效朝廷之心。”
學子張茂之:“學生不贊同李兄的觀點。歷朝以來,選賢舉能也並非都是科舉來的人才,很多人也是世家大族舉薦出來的,或者是有聲望的文人才子。科舉選拔的人才不一定都適合官場人員的應用,但其他途徑來的能人也未必不能報效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