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回想起,似乎剛才進入這個被大明軍佔據的城池後,街道上的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府,似乎都沒什麼不妥。

商人該開門營業的營業,百姓們在街道上該購買東西的購買東西,官差們該巡街的巡街,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

似乎這裡江漢城,根本不是朝鮮的,而是大明的一般。

連一點戰爭的氣氛都沒有感受到,更別說戰爭後破敗,以及殺燒搶掠的行為了。

“剛才罪臣所見,城中的官民安居樂業,一切如常。”木鎮如實回答道。

“那你們佔據的城池又是什麼光景呢?”朱祁鈺冷著臉道。

“噗通”一聲,木鎮再次跪倒在地,嚇的面無人色。”

“陛下,實施三光政策的屠城命令,是帖木兒所下,大部分都是女真人乾的。”

朱祁鈺擺了擺手:“住口,對於你們所做的一切,朕都知道的。

朕讓你做比較就是告訴你,什麼才是兵不血刃,以仁義之師勝之。”

“罪臣明白,陛下乃天下的仁德之君,天下人盡皆臣服。”

朱祁鈺並沒有與他廢話多長時間,就命人把他押了下去。

與此同時,三大女真部族,在帖木兒的命令下,與朝鮮的十萬大軍,終於開始行動了。

他們再不行動的話,就要徹底陷入被動了。

先是東北之地的族人被屠戮,再是靺鞨部族的背叛,引著大明的東路軍,已經度過了峽谷。

更令帖木兒和朝鮮沒想到的是,朱祁鈺率領大明中路軍,深入到朝鮮後,所過之處竟幾乎兵不血刃,就奪下了邊境最大的郡城、江漢郡。

要知道那個郡城,帖木兒當時也曾想奪下,可他最終沒有敢實施。

但現在,朱祁鈺竟不費一兵一卒就做到了。

如此的對比來看,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帖木兒的心情可想而知,這簡直是打臉於他。

不過,當得知朝鮮的國君和那位崔國丈聽聞江漢郡失手後氣的吐血這個事情,他的心情這才好很多。

是啊,李隆應該比他更為憤怒,氣憤才是。

他們的城池,卻沒有抵抗大明軍,這簡直是赤果果的羞辱他們的國君。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隆和崔國丈派出的大軍速度才會如此效率。

“好在朱祁鈺才剛佔據邊境的城池而已,我們還有機會設防。”

帖木兒與朝鮮的北部都督高國力商議軍務時,卻是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便是該確定由誰來擔任此次聯盟的主帥一職。

從朝鮮一方來看,這場戰爭發生於本國境內,而且所需的軍需糧草以及各類輜重均由他們供應,因此理應由他們國家的將領出任主帥之職。

然而,帖木兒對此卻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他堅稱自己乃是這次結盟行動的發起者,自然而然應當成為主導全域性之人。

正因如此,圍繞著究竟應以哪一方的人員作為主帥的關鍵問題,雙方展開了激烈且無休止的爭論。

不僅於此,除此之外還存在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分歧點。

依循朝鮮方面所提出的策略主張,此番他們組建的聯盟理應採取擒賊先擒王的戰術方針,集中力量擊潰坐鎮中路軍的朱祁鈺。

他們堅信只要能夠成功擊退中路軍,其餘五路大軍必定會因主將失利而士氣大挫,屆時便可逐個擊破、一舉獲勝。

但帖木兒對這一方案顯然並不認同。

在他眼中,朱祁鈺將麾下多達二十萬的雄師巧妙地劃分成六路大軍,並親自坐鎮中路軍指揮排程。

他們這一支不但兵力最多,而且,也是最為精銳的,裝備,戰馬,火器就更不用說了,定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