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便是一天過去了。

各路軍被抽調出的來一支支將士,都前來報到。

這些兵馬的到來,正好為穆英湊齊了一萬五千人的兵馬。

對於那一萬餘名普普通通計程車兵們而言,眼前所發生的這一切實在令他們倍感新奇。

要知道,他們的主帥竟然是一個年紀看起來比他們自家女兒、妹妹還要更為幼小的姑娘家!

儘管如此,這些士兵們卻也早有耳聞關於這位小姑娘主帥的赫赫功勳以及輝煌戰績。

想到此處,他們不禁紛紛感嘆起來:

“聽說咱們那位馮校尉已經氣得整整兩天沒有吃飯啦!”

“嗨,怕啥子喲!咱們校尉大人即便連著幾日不進食,那實力依舊不減分毫吶!瞧今日,罵起人來可是越發地勁頭十足咯!”

“你們說說看,陛下究竟是作何想法,怎會放心將這統領大軍之重任交予一個女娃娃家去擔當呢?”

然而,面對這個問題,其餘眾人皆是面面相覷,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

最終,其中一人無奈地搖了搖頭,嘆氣道:“唉……上頭的決策哪裡是咱等能夠胡亂揣測的喲!”

不得不說,這群身處底層的普通士兵多少還是知曉些分寸的。

相較於那些位高權重的將領們,他們可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質疑上級的安排。

當然,他們內心深處或多或少仍存有一絲疑惑與好奇——就如同他們自己所說的那般。

像他們這樣的尋常小兵,無論身在何處不都是當兵麼?

那麼,由誰來擔任這一軍之帥,似乎真的並無太大差別吧?

營帳內,穆英第一次召集眾將領的時候,並沒有想象中的意外出現。

穆家人一直認為,那些將領心中會不服,可能會因此想要聯合起來給穆英一個下馬威。

可惜,他們想錯了。

大明軍終歸是大明軍,就算再有不滿,他們在軍紀方面該如何,還是會嚴格遵守的。

比如在第一次軍情會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遲到。

穆家人見此後,心中倒也鬆了口氣。

他們本還計劃,準備殺雞儆猴,比如把一個桀驁不馴的,按照軍法處置一番,以此來震懾那些心懷不滿的諸將。

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些意外沒有發生。

在諸將到齊之後,身穿一身銀色甲冑,頭戴銀盔,只露出一雙眼睛的主帥穆英走了出來。

眾將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麼放肆,也沒有什麼不規矩的行為。

穆英也是暗自讚歎大明軍的嚴明,同時也感到了一絲的壓力。

她當然這些武將心中想法,哪怕她的功勳,戰績,甚至武藝遠超在場的所有武將,可在這些人的眼中,她只是一個女娃娃家的。

對此,她沒有過多的客套和解釋,在她看來,唯有實力才能折服這些人。

隨後,她便講述了這次的軍情佈置和方略計劃。

在場的將士,要麼是從普通士兵起家,要麼是勳貴子弟,可以說能跟隨皇帝親征的,幾乎沒有酒囊飯袋之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戰風格。

所以,在穆英講述她的戰略部署和計劃結束,眾將領這才開始發難。

穆家人聽著他們一個個的質疑聲,這才明白這些人的想法。

原來這些人是在這裡等待著發難啊。

不過,穆家人的神色中卻是沒有絲毫的擔心,反而一個個露出了異樣的笑意。

“想要在兵法,戰略上發難?你們還真是找錯人了。”

而穆英對於眾將的驟然發難,非但沒有一絲的責怪,反而靜靜地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