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陛下聖明!”

在開徵商稅之事初步定下來後,訊息很快傳到了開封張國紀耳中。張國紀得知此事後,心中滿是感慨。他深知,這一舉措雖好,但前路必定坎坷。

這日,張國紀坐在自家書房中,回想起與榆翔之前的交談,不禁陷入沉思。恰好此時,榆翔前來拜訪,兩人一番寒暄後,便聊起了開徵商稅之事。

“榆賢侄,這開徵商稅的旨意一下,想必朝堂上下都在關注。” 張國紀放下手中的茶盞,神色關切地說道,“我雖一介商人,卻也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那些富商巨賈,為了保住自已的財富,必然會想盡辦法抵制。”

榆翔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伯父所言極是,我此番接到旨意,深感責任重大。就怕在推行過程中,遭遇太多阻礙,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張國紀微微皺眉,目光望向窗外,緩緩說道:“這其中最難的,便是如何讓那些商人從心底接受。他們習慣了以往的經營模式,突然要拿出一部分利潤交稅,肯定心有不甘。我聽聞,有些商人已經開始暗中聯絡,打算聯名上書,請求陛下收回成命。”

“竟有此事?” 榆翔微微一驚,神色嚴肅起來,“看來此事比我想象的還要棘手。伯父,依您看,我們該如何應對?”

張國紀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覺得,朝廷在推行商稅政策時,不能一味地強硬。除了靠尚方寶劍威懾,還得讓商人看到其中的好處。比如,朝廷可以承諾,用商稅所得改善商業環境,修建道路、碼頭,保障商路安全。這樣一來,商人的生意也能做得更順暢,他們或許會更容易接受。”

榆翔眼中閃過一絲光亮,點頭說道:“伯父所言甚是,是我考慮不周。還有,對於那些積極配合的商人,朝廷也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比如榮譽稱號、減免其他雜稅等,以此來激勵他們。”

“不錯,不錯。” 張國紀連連點頭,“另外,在確定稅率時,也得格外謹慎。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商人,承受能力不同,稅率也應有所區別。要是一刀切,肯定會引發更多不滿。”

兩人又就具體的實施細節探討了許久,榆翔感覺受益匪淺。臨走時,榆翔對著張國紀拱手行禮:“多謝伯父指點,有了您的這些建議,我心裡更有底了。”

張國紀拍了拍榆翔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榆賢侄,這開徵商稅,關乎國家興衰,你一定要謹慎行事。若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