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被這群人給謀害的。
要知道,先帝的駕崩本就充滿了蹊蹺。如今這送藥的舉動,更是讓他覺得其中暗藏玄機。難道這看似正義的東林黨人,為了達到自已的目的,竟能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所以他沒和張嫣提這個事情。
要說天啟上位,楊漣功不可沒,楊漣、聯合左光斗和葉向高等多次在朝堂上力陳利弊,堅決支援天啟皇帝朱由校的正統地位。他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收集不利於反對派的證據,
為朱由校的登基之路排除了諸多潛在的障礙。利用自已廣泛的人脈和崇高的聲譽,積極為天啟皇帝營造有利的輿論環境。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作為商人的張國紀,多年從商的豐富經歷讓他在面對各種複雜局勢時,對於事情的判斷往往有著自已獨特且敏銳的利害抉擇。在商場上,他見過無數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每一次交易都是一場博弈,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生死存亡。在他看來,東林黨人的種種做法簡直就是愚蠢至極,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權力,卻忽略了背後隱藏的巨大危機。
主少國疑,這是當下嚴峻的局勢。而東林黨人在這樣的關鍵時刻,非但未能穩定朝綱,反而一味地爭權奪利,這讓張國紀對他們充滿了鄙夷。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已心懷天下,可在張國紀眼中,那不過是虛偽的幌子罷了。從商的歲月裡,他見識過太多的虛偽與狡詐,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諾背後,往往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深知人心的複雜和利益的誘惑,如同黑暗中的沼澤,一旦陷入,便難以自拔。
東林黨人所謂的正義之舉,在他看來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已的權力慾望而打出的旗號。他們根本沒有真正地為國家的長遠利益著想,也沒有為百姓的福祉盡心盡力。他們就像一群貪婪的蝗蟲,只知道吞噬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及莊稼的死活。
此刻,張國紀下定了決心……只是他沒注意到的是,此刻窗外竹叢裡有一雙冷冷的眼睛也在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