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校園裡的“心理危機” (第1/2頁)
小文用心理學攻克生活難題 鄒潤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週一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希望小鎮小學的校園裡,給整個校園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小文像往常一樣,揹著書包哼著小曲走進校園,可剛踏入教室,就察覺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氛。同學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小聲議論著什麼,神色間透著焦慮與不安。
“小文,你可算來了!”阿明快步跑到小文身邊,拉著他的胳膊,神情急切地說道,“出大事了!咱們班的班長小輝最近狀態特別差,上課老是走神,作業也經常不完成,昨天還跟老師頂嘴,完全不像他平時的樣子。老師和同學們都特別擔心,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文聞言,心中一緊,他意識到這是一個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同學的好機會。想起普通心理學中關於個性心理特徵的內容,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和氣質型別,小輝一直以來都是認真負責、積極向上的性格,這次突然的轉變背後一定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
小文決定先從觀察入手,這也是心理學研究方法之一。課間休息時,他刻意留意小輝的一舉一動。只見小輝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眼神空洞地望著窗外,對周圍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充耳不聞,手裡無意識地轉著一支筆。小文走過去,輕聲問道:“小輝,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要是有什麼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幫你想辦法。”
小輝抬起頭,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搖了搖頭說:“我沒事,就是最近有點累。”可小文從他躲閃的眼神和強裝的鎮定中,察覺到他並沒有說實話。小文知道,此時小輝可能還沒有做好傾訴的準備,不能急於求成。
中午放學,小文和阿明沒有像往常一樣去操場玩耍,而是留在教室裡,打算進一步瞭解情況。他們找到與小輝關係較好的幾個同學,採用調查法詢問小輝近期的異常表現。透過同學們的描述,小文了解到,小輝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最近他和父母的關係也變得很緊張。
“我聽小輝說,他爸媽最近總是吵架,還提到了離婚的事。”一個同學小聲說道。
小文心中一動,想起發展心理學中關於童年期心理發展的知識,家庭環境的變化對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小輝正處於童年期,自我意識和同伴關係都在發展階段,家庭的不穩定很可能讓他產生了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到他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
小文決定運用情緒和情感的理論來幫助小輝。他知道,情緒的調節方法有很多種,首先要讓小輝把內心的負面情緒宣洩出來。於是,放學後,小文主動邀請小輝一起去學校的操場散步。
兩人沿著操場的跑道慢慢走著,一開始,氣氛有些沉悶。小文打破了沉默:“小輝,其實我知道你最近心裡不好受,家庭的事情肯定讓你很苦惱。你不用一個人扛著,把心裡的委屈說出來,也許會好受一些。”
小輝的眼眶一下子紅了,他哽咽著說:“小文,我真的好害怕,我不想爸爸媽媽離婚,我怕他們不要我了……”說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小文拍了拍小輝的肩膀,輕聲安慰道:“小輝,別害怕。爸爸媽媽之間的問題不是你的錯,他們肯定都很愛你。而且,你還有我們這些朋友,大家都會一直陪著你的。”
等小輝情緒稍微穩定一些後,小文又想起了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中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他要讓小輝感受到自已是被尊重和理解的。“小輝,我知道你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面對。你覺得你現在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
小輝想了想,說:“我想讓爸爸媽媽不再吵架,我想讓我們家變回以前的樣子。”
小文點了點頭,說:“這是個很好的目標。雖然我們沒辦法直接改變你爸爸媽媽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從自已做起。比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