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最聽不得別人說他F子,因為他父親總是對他母親施以傷害,而她母親又把傷害施加在小陳琛的身上。

年幼的他一開始還會求饒,到了後來,他已經麻木了。

一次,他逗弄流浪貓,發現欺負他們能讓自已開心,看著他們的尖叫聲,他的內心竟然得到一絲滿足。

而有一次被鄰居老張的孫子撞見,他驚恐地跑回家,第二天,所有人看見他都會喊他小F子,喊他媽媽大F子,陳琛心中積怨更深。

當田雅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徹底失控了,雙眼通紅地咆哮:“你們懂什麼!我受的苦你們能理解嗎?”說罷直接對田雅施加曾經父親給予他母親的一切。

陳琛在情緒激動下,沒注意田雅沒有了動靜。

即便如此,他還沒有在失控中醒來,直到看見田雅瞳孔渙散,一動不動的時候,他才害怕地停手,可此時已經無力迴天。

陳琛顫抖著站起身,環顧四周,眼中滿是驚恐與絕望。他意識到自已犯下了無法挽回的錯誤,淚水混著汗水滑落。他抱著冰冷的田雅,心如刀絞,悔恨的淚水不斷湧出。

他很愛田雅,她是他生命裡最後一束光,他偏執地想要藏起來,卻也親手熄滅了這束光。

良久他撥通了報警電話,聲音很平靜敘述事情。隨後,他無力地癱坐在地,等待著警笛聲的響起。

之後警方根據事實,決定從輕處理。主要考慮他當時的精神狀態,以及主動的情節,最終15年。

但田雅父母不服,要求重判,認為陳琛行為惡劣,不應輕判。多方輿論亦紛紛指責,案件陷入僵局。

田雅的父母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法律是根據事實依據來的。他們最終承受不了失去女兒的痛苦,選擇了追隨而去。

後續這件事被記者報道。

所有女性同胞深感共鳴,紛紛自發前來悼念,獻上鮮花,低聲祈禱。自願在網上發起聯名請願,呼籲保護女性權益。

網路輿論沸騰,社會各界關注。

這部劇的最後,也沒有一個定論,但這件事引起了廣泛關注,社會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就,可是總要有人站出來,推動他前行。

很多女性志願者們成立專項基金,援助類似受害者家庭。社會各界亦積極響應,逐步形成保護弱勢群體的共識。儘管道路漫長,但每一步都在為正義鋪路。

孫清歌拍完這部劇之後,整個人低沉了許久,她難以走出角色陰影,時常夢中驚醒,淚溼枕巾。

她深知藝術雖源於生活,卻無法完全撫平現實的創傷。前世的她,看到這些現實發生的案例,她都會聲援,一開始有很多人關注,可是新的新聞有這麼多,熱度很快被稀釋,聲援聲漸弱。

有很多事件她都沒有刷到後續,多個弱勢群體事件都沒有下文了。

這些悲劇在資訊洪流中迅速被遺忘,留下的是無數家庭的破碎和無盡的傷痛。

孫清歌心中愈發沉重,當她還只是帶入角色去扮演她人的一生時,尚不能立刻抽離,更何況那些親身經歷悲劇的人們,每一次回憶都是一次撕裂,每一次沉默都是一聲無聲的吶喊。

孫清歌決定,不再只是旁觀者,她要用自已的影響力,讓更多人關注並推動改變。

明星有著天然的熱度,她們的聲音更容易被聽見。

孫清歌聯合多位藝人,發起“守護正義”公益活動,呼籲平臺加強稽核,簡化舉報流程,助力受害者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