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沐陽和孫沐辰面臨著競爭壓力的同時,宇青洲和孫義安深刻地意識到,在孩子的教育中尋求平衡至關重要。
一個週末的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宇家一家人正圍坐在一起吃早餐。宇青洲看著孩子們略顯疲憊的面容,心中滿是憂慮。
“孩子們,這段時間你們辛苦了。”宇青洲輕輕地說道。
宇沐陽咬了一口麵包,無奈地說:“爸爸,我也知道要勞逸結合,可學習和競爭的壓力太大了,我不敢放鬆。”
孫沐辰也跟著點頭,“是啊,爸爸,我畫畫的時候也總是想著要比別人畫得好,都沒心思享受畫畫的過程了。”
孫義安放下手中的牛奶,認真地說:“這就是爸爸媽媽今天想和你們討論的,我們要在學習、興趣培養和休息娛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宇青洲接著說:“就像一個天平,不能讓學習這一端太重,把你們壓得喘不過氣;也不能讓娛樂那一端太重,導致你們荒廢了學業。”
孫義安舉例道:“比如說,每天完成作業後,可以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做自已喜歡的事情,看課外書、玩遊戲或者做一些簡單的運動。”
宇沐陽眼睛一亮,“那週末呢?”
宇青洲微笑著回答:“週末我們可以安排一天的時間,上午學習,下午出去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
孫沐辰有些擔心地問:“那如果作業很多,完不成怎麼辦?”
孫義安摸了摸他的頭,“那就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效率,實在完不成的可以放到週日上午,但週日下午一定要放鬆。”
為了實現這個教育的平衡,宇家開始制定詳細的計劃。他們在客廳的牆上掛了一個大大的日程表,將每天的時間劃分得清清楚楚。
週一到週五,宇沐陽和孫沐辰放學後,先休息半小時,吃點水果補充能量。然後開始做作業,每完成一項作業,可以休息十分鐘。做完作業後,就是自由活動時間,宇沐陽喜歡讀科普書籍,孫沐辰則沉浸在繪畫的世界裡。
週末,週六上午是學習時間,宇青洲和孫義安會在旁邊輔導,解答孩子們的問題。下午,一家人會去公園散步、騎腳踏車或者野餐。週日上午,完成剩餘的作業和複習本週的知識。下午,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看電影、玩遊戲或者和小夥伴們玩耍。
一開始,孩子們還不太適應這種新的安排,總是忍不住在學習的時候想著玩,玩的時候又擔心學習。但在宇青洲和孫義安的耐心引導下,他們逐漸掌握了平衡的技巧。
宇沐陽發現,在自由活動時間充分放鬆後,做作業時的效率更高了。孫沐辰也不再為了追求完美的畫作而焦慮,他重新感受到了繪畫帶來的快樂。
然而,平衡的維持並非一帆風順。有一次,學校臨時增加了考試,孩子們的學習任務加重,日程表被打亂。宇沐陽又開始熬夜學習,孫沐辰也變得緊張起來。
宇青洲和孫義安及時發現了問題,他們調整了計劃,給孩子們更多的支援和鼓勵。
“孩子們,一次考試不能決定一切,我們按照自已的節奏來,不要被打亂。”宇青洲說道。
孫義安也安慰道:“是啊,只要我們保持平衡,穩定進步,就沒問題。”
經過這次小波折,宇家更加堅定了尋求教育平衡的決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宇沐陽和孫沐辰的學習成績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因為心態的放鬆而有所提高。他們的興趣愛好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宇沐陽在學校的科技比賽中獲得了獎項,孫沐辰的畫作也在學校的展覽中展出。
看著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宇青洲和孫義安感到無比欣慰。他們知道,在教育的道路上,平衡是關鍵,只有找到了這個平衡點,孩子們才能茁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