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義安滿懷希望地前往鄰居提到的那所私立學校。站在學校門口,她的心情緊張又激動,多年來對兒子的思念在這一刻達到了頂點。

她深吸一口氣,走進學校的傳達室,向保安說明了來意。保安的表情有些為難,告知她不能隨意透露學生的資訊。孫義安急切地解釋著自已的身份和尋子的苦衷,眼中泛起了淚花。保安見狀,態度稍有緩和,讓她先在一旁等待,自已去聯絡相關老師。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孫義安的心如同懸在半空,忐忑不安。終於,一位年輕的女老師走了出來。孫義安連忙迎上去,緊緊握住老師的手,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老師聽完她的敘述,面露同情,但表示需要先核實她的身份和情況。

孫義安趕忙拿出自已在國外的相關證明以及能證明與兒子關係的材料。老師仔細地檢視後,告訴她確實有一個與她描述相符的孩子在學校,但孩子正在上課,不能馬上相見。孫義安表示理解,只要能確定兒子在這裡,她願意等待。

在等待的過程中,孫義安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兒子的模樣,想象著見面時的場景。下課鈴聲終於響起,老師帶著一個小男孩走了過來。孫義安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那是她日思夜想的兒子,雖然多年未見,孩子的面容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但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了。

兒子看著眼前陌生的女人,眼中充滿了疑惑和警惕。孫義安的淚水奪眶而出,她試圖靠近兒子,卻被兒子下意識地後退躲開。孫義安的心像被針紮了一樣疼,她知道,這些年的分離讓兒子對她感到陌生。

她輕聲呼喚著兒子的名字,講述著小時候的點點滴滴,試圖喚起兒子的記憶。兒子的眼神從警惕逐漸變得迷茫,然後有了一絲觸動。他開始認真地打量著孫義安,似乎在努力確認眼前這個人是否真的是自已的母親。

孫義安拿出為兒子準備的禮物,一件一件地展示給他,講述著每一件禮物背後的心意。兒子的態度逐漸軟化,終於,他輕輕地叫了一聲“媽媽”。這一聲呼喚讓孫義安淚如雨下,她緊緊地將兒子擁入懷中,感受著久違的溫暖。

然而,短暫的相聚後,孫義安不得不面對現實問題。兒子這些年在沒有她陪伴的情況下成長,與她有著深深的隔閡。而且,她還不知道該如何向兒子解釋過去的一切,如何彌補這些年缺失的母愛。

孫義安決定先與兒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她每天都會去學校接兒子放學,帶他去吃好吃的,陪他做作業、玩耍。兒子的態度逐漸轉變,開始依賴她,與她分享學校裡的趣事。

但就在這時,孫義安接到了學校老師的電話,說兒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了衝突,原因是同學嘲笑他突然冒出來一個“陌生”的媽媽。孫義安趕到學校,看到兒子委屈的淚水,心疼不已。她知道,尋子之路雖然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