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建都立國,開創新紀元 (第3/3頁)
從邊陲小將到帝國戰神 小皇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場、稅收、貿易醫部原軍醫孫思邈設立醫館、推廣醫藥教部儒生周遠兼普及識字堂、編纂教材
這一套體制融合傳統與革新,既保留行政效率,又強調民生與法治。
【第三步:釋出《開元新政二十策》,推動社會變革】
趙信親自起草並頒佈《開元新政二十策》,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
廢除宦官制度,禁止宮廷干政;
設立選舉院,實行地方代表選舉;
土地均分,嚴禁豪強兼併;
減稅免稅,三年內免除田賦;
設立義倉,保障災年糧食供應;
設立學堂,每鄉設一所“識字堂”;
設立醫館,由政府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設立仲裁庭,解決民間糾紛;
設立工坊,扶持手工業發展;
設立商會,規範商業行為;
設立驛站,改善交通與資訊傳遞;
設立邊防軍,保衛邊境安全;
設立監察院,嚴查貪腐;
設立律法委員會,修訂法律條文;
設立女子學堂,倡導女性受教育;
設立工匠學院,培養技術人才;
設立孤兒院,收養戰爭遺孤;
設立養老院,贍養孤寡老人;
設立圖書館,儲存典籍與史料;
設立外交使團,聯絡四方諸侯。
此政策一經頒佈,舉國震動。一位老儒生感慨:
“自三代以來,從未有如此仁政。”
百姓紛紛稱頌:
“這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第四步:冊封群臣,穩定聯盟】
趙信深知,若要穩固政權,必須安撫各方勢力。他在太極殿舉行“建國大典”,公開冊封:
人物封號職責孫堅東吳王鎮守江東,管理東南諸郡劉備荊州牧駐守荊州,協防南方袁紹太傅協助制定禮制與宗法周遠丞相總理政務李廣太尉統領軍務劉修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張猛虎護國將軍率軍巡邊,保境安民
他還特設“參政院”,由各地代表組成,參與國家大事決策。趙信親口承諾:
“我不是皇帝。”
“我只是你們選出來的執政者。”
“若有一日我不再為民著想,你們有權罷免我。”
此言一出,滿座動容。
【尾聲:開國奠基,永珍更新】
進入公元187年夏,洛陽已煥然一新:
新建“開元書院”,培養新一代官員;
修復“白馬寺”,弘揚佛教文化;
恢復“市集制度”,促進商業流通;
編纂《開元通典》,記錄新政實施;
百姓安居樂業,盜賊絕跡。
趙信站在新建的“開元殿”前,望著遠方炊煙裊裊,心中充滿希望。他低聲說道:
“這不是終點。”
“而是真正的開始。”
“我們要做的,不只是打江山。”
“而是守住它,建設它。”
“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這片土地上,活得有尊嚴。”
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也明白,只要堅持初心,就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