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際會,大戰將啟】

公元186年深秋,黃河兩岸寒風呼嘯,旌旗獵獵。趙信站在高崗之上,望著遠方連綿不絕的營帳與滾滾塵煙,心中卻異常冷靜。斥候急報:

曹操親率五萬大軍自許昌北上;

虎牢關已布重兵,設三道防線;

孫堅水師已抵泗水,準備側翼包抄;

劉備軍屯兵汝南,隨時可北上策應;

天下諸侯皆在觀望,等待戰局走向。

趙信召集諸將議事:

“這是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戰。”

“我們不能再等。”

“要麼一戰定乾坤,要麼退回河北,再無機會。”

眾將肅然,齊聲應諾。趙信下令:

“全軍開拔!”

“目標——虎牢關!”

【戰略部署:三路合圍,步步為營】

趙信制定“三路夾擊、穩中求勝”的作戰計劃:

總體目標:

突破虎牢關防線,摧毀曹軍主力;

控制洛陽外圍,切斷其補給線;

消耗敵軍有生力量,逼迫曹操出城決戰;

若勝,則可順勢入主洛陽,問鼎天下。

兵力部署:

部隊主將任務中路軍(趙信)白耳精銳 + 河南義軍正面進攻虎牢關第一道防線左翼軍(張猛虎)輕騎部隊繞行汜水,牽制敵軍右翼右翼軍(李大眼)步兵主力佔領成皋山口,封鎖退路後勤支援劉鐵柱保障糧草運輸,設立前線義倉水軍(孫堅)孫策、周瑜自泗水出擊,襲擾曹軍側翼援軍(劉備)關羽、張飛屯兵汝南,待命出擊

趙信親自發布《決戰令》:

“這一戰,不是為了我趙信。”

“而是為了所有被壓迫的人。”

“願者共赴沙場,不願者亦可安守家園。”

“但凡願為天下人爭一口氣者,請隨我來!”

此言傳遍軍中,士氣高漲。

【第一階段:強攻虎牢,血染關隘】

十月初六清晨,晨霧未散,戰鼓驟起。趙信親率中路軍發起衝鋒,直撲虎牢關第一道防線。敵軍據險而守,箭雨如織,滾木礌石傾瀉而下。白耳兵披甲持盾,頂著箭矢強行攀爬城牆。戰鬥持續整整一日,雙方死傷慘重。趙信親臨戰場,揮劍督戰:

“給我衝進去!”

“今日若敗,河北百姓將再度陷入水火!”

關鍵時刻,張猛虎部從汜水繞行成功,突襲敵軍右翼。敵陣大亂,趙信抓住戰機,下令全軍壓上。終於,在黃昏時分,第一道防線告破。趙信立於城頭,回望滿地屍骸,沉聲道:

“這只是開始。”

【第二階段:誘敵深入,設伏成皋】

曹操聞訊震怒,親自率軍前來增援。趙信判斷敵軍急於雪恥,必輕敵冒進。他果斷下令放棄部分陣地,引誘曹軍深入。同時,李大眼部已在成皋山口設伏,埋設陷阱與絆馬索。十月十五日,曹操親率騎兵三千追擊趙信軍至成皋山谷。一聲號角響徹雲霄,伏兵四起!弓箭齊發,巨石翻滾,曹軍陣型大亂。趙信親率白耳兵殺出,直取敵軍中軍。混戰之中,趙信與曹操正面交鋒。刀光劍影間,二人拼殺十餘回合不分勝負。趙信怒吼一聲:

“你靠權謀得勢,我以民心為劍!”

“今日,我要讓你知道,真正的王者是誰!”

一刀劈落,曹操坐騎受驚,被迫撤退。此戰,曹軍損失騎兵兩千餘人,主力受創。趙信乘勝追擊,收復鞏縣,兵鋒直指洛陽。

【第三階段:四方響應,天下歸心】

虎牢之戰的訊息迅速傳遍天下:

孫堅趁勢攻克徐州,控制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