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奇襲幽州,逆轉戰局 (第1/3頁)
從邊陲小將到帝國戰神 小皇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戰後研判,謀定而後動】
公元185年秋,河北大地金風送爽,田野裡一片豐收景象。趙信站在軍帳前,望著遠方天際,心中卻未因勝利而鬆懈。斥候帶來最新情報:
幽州刺史劉虞敗退後,已向朝廷求援;
朝廷正調集西涼騎兵五千人北上支援;
若敵軍完成集結,河北義軍將再次陷入被動。
趙信召集諸將議事:
“敵軍雖敗,但根基尚存。”
“若等其重整旗鼓,我等仍難敵。”
“唯有先發制人,直取幽州,方能掌握主動。”
此言一出,眾人譁然。幽州乃北方重鎮,城高池深,守軍精銳,貿然進攻風險極大。但趙信早已成竹在胸:
“我們不攻城。”
“我們要讓敵人自己亂。”
【制定計劃:虛實結合,奔襲糧倉】
趙信決定採用“圍點打援”與“斷敵糧道”相結合的戰術:
戰略目標:
迫使劉虞分兵救援,打亂其防禦部署;
突襲幽州周邊糧倉,製造混亂;
引誘敵軍出城追擊,在野戰中逐次殲滅。
行動安排:
部隊任務白耳精銳(甲級)趙信親自率領,執行核心突擊任務李大眼部假意攻打安平縣城,吸引敵軍注意力張猛虎輕騎突襲幽州東側三座糧倉,焚燬儲備劉鐵柱部設伏於幽州至涿郡之間,截擊逃兵與補給
所有行動將在七日內同步展開,確保敵軍無法集中應對。
【第一階段:聲東擊西,調動敵軍】
九月初十夜,李大眼率部突然出現在安平城外,擺出強攻姿態。劉虞果然中計,立即派遣三千步兵南下增援。與此同時,張猛虎率輕騎連夜急行六十里,悄然逼近幽州東側的固城倉。此地為幽州最大糧倉之一,囤積粟米十餘萬石,是朝廷北征的重要物資基地。子時三刻,張猛虎下令發起突襲。守軍毫無防備,被迅速擊潰。火把四起,糧倉在烈焰中化作灰燼。緊接著,張猛虎部繼續奔襲,接連焚燬淶水倉與陽鄉倉,共摧毀糧食約三十萬石。訊息傳回幽州,全城震動。
【第二階段:趙信親征,夜襲幽州外圍】
九月十三日清晨,趙信親率白耳精銳三百人,潛入幽州西南山林。他們偽裝成流民,混入前往幽州販賣柴薪的商隊,順利進入城郊。夜幕降臨,趙信下令發動突襲。白耳兵分三路:
一路襲擊城門哨崗,奪取控制權;
一路放火焚燒軍械庫與馬廄;
一路設伏於官道兩側,阻擊敵軍出城部隊。
此戰僅用一個時辰便告結束,敵軍損失慘重,城內陷入恐慌。趙信並未戀戰,而是迅速撤離,留下一句傳令:
“黃巾軍回來了。”
“你們的糧草沒了,你們的軍隊也不遠了。”
【敵軍崩潰,戰局逆轉】
短短數日,幽州局勢驟變:
劉虞驚恐不安,頻頻向洛陽求援;
城中軍心動搖,士兵開始逃亡;
周邊縣令紛紛觀望,不敢再輕易出兵;
民間傳言四起,稱“黃巾軍有神將指揮”,士氣進一步瓦解。
趙信趁勢釋出《討逆檄文》,歷數朝廷腐敗、貪官橫行、百姓困苦之狀,號召各地義軍響應。此舉引發連鎖反應:
太行山一帶的流寇宣佈歸附;
幽州南部幾個小縣閉門拒守,拒絕派兵;
劉虞被迫收縮兵力,死守幽州主城。
至此,河北戰場主動權徹底易手。
【尾聲:智勇雙全,奠定勝局】
十月一日,趙信在河北設立臨時治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