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西進洛陽,問鼎中原 (第1/3頁)
從邊陲小將到帝國戰神 小皇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天下之勢,風雲再起】
公元186年初春,河北大地冰雪初融,萬物復甦。趙信站在議事廳外,望著遠方蜿蜒的漳水,心中卻未因和平而安逸。斥候帶回最新情報:
洛陽朝廷內部腐敗加劇,宦官與外戚爭權不休;
西涼董卓被召入京,手握重兵,意圖奪權;
中原各地民變四起,黃巾餘部活躍於兗州、豫州;
劉虞雖仍守幽州,但已無力南顧。
趙信召集諸將與政令司官員,召開“北伐中原”戰略會議:
“河北已穩,民心可用。”
“若要真正改變天下格局,我們必須走出河北。”
“洛陽,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此言一出,滿座震驚。有人質疑:“洛陽乃天子所在,城高池深,我軍不過萬人,豈能輕舉妄動?”趙信微微一笑:
“我們不是去攻城。”
“我們要做的,是動搖朝廷根基。”
【戰略構想:先取河南,再圖洛陽】
趙信制定“步步為營、以戰養戰”的推進策略:
總體目標:
控制黃河以北至洛陽外圍的戰略要地;
打通通往中原的通道,策應各地起義軍;
破壞朝廷漕運,擾亂其經濟命脈;
在洛陽周邊製造混亂,削弱其防禦體系。
行動部署:
部隊任務白耳精銳(甲級)趙信親率,作為先鋒主力,負責攻堅與突襲李大眼部佔領黎陽,控制黃河渡口,確保後勤暢通張猛虎輕騎滲透至陳留、潁川一帶,聯絡黃巾殘部劉鐵柱部守衛河北基地,防備劉虞反撲
此外,設立“行軍政署”,由民政部派出專員隨軍行動,負責安撫佔領區百姓、設立臨時治理機構。
【第一階段:奪取黎陽,控制黃河】
三月初六,趙信親率八千大軍南下,首戰目標——黎陽。此地為黃河重要渡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趙信採取“夜襲+內應”雙管齊下的戰術:
提前派遣密探潛入黎陽,收買守將副官;
夜間發動突襲,白耳兵迅速突破城門;
守軍措手不及,僅半個時辰便潰散投降。
黎陽易主,趙信下令修築浮橋,打通南北交通線。他還發布《告黎陽民眾書》:
“我們不是來掠奪的賊寇。”
“我們是為了你們不再捱餓、不再受壓迫的人。”
“願者共治,不願者亦可安生。”
此舉贏得民心,不少百姓主動前來投效。
【第二階段:挺進河南,連克數縣】
四月上旬,趙信揮軍南下,進入河南地界。沿途所向披靡:
攻克白馬津,切斷敵軍援兵;
連克酸棗、長垣等縣,擴大控制範圍;
設立“行軍政署”,推行新政十策;
組建“河南義軍分部”,吸納本地武裝。
張猛虎成功聯絡到潁川黃巾餘部首領李仲康,雙方合兵一處,兵力增至一萬五千人。趙信趁勢釋出《討腐檄文》,痛斥洛陽朝廷貪腐無道、苛稅害民,並號召各地豪傑響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今日之亂,非起於民,而生於政!”
“凡願興義師者,皆可得我軍支援。”
此文傳遍中原,引發強烈反響。多地士族、流民、小股武裝紛紛歸附,形成一股席捲之勢。
【第三階段:圍而不打,震懾洛陽】
五月,趙信大軍逼近洛陽外圍,屯兵於鞏縣、成皋之間,距洛陽僅百餘里。但他並未立即進攻,而是採取心理戰:
屯兵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