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瞬之間,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悄然流逝。龍賈率領著三萬魏武卒,終於抵達了安邑城。當他遠遠望見那座巍峨的城池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站在城牆之上,守衛的正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陷陣營。他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長槍,氣勢磅礴,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嶽。龍賈凝視著這些威武計程車兵,臉上的悲痛之色愈發明顯,彷彿被一股無形的重壓所籠罩。

原本,他與魏王、大臣們以及其他六支軍隊的將領們共同精心策劃了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佈下了一張嚴密的天羅地網,只待趙信自投羅網。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沉重的耳光,趙信竟然以驚人的速度將那些原本弱不禁風的民夫訓練成了天下無敵的強兵,硬生生地從他們的重重包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至今,龍賈仍然難以相信這一切。他無法理解,趙信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那支看似不堪一擊的民夫隊伍,怎麼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脫胎換骨,成為一支令人生畏的勁旅?這無疑是對他軍事才能的一次巨大挑戰,也是對他自信心的一次沉重打擊。

龍賈深深地嘆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知道,現在不是懊悔和自責的時候,當務之急是重新審視局勢,制定新的戰略。於是,他果斷地下令全軍在城外安營紮寨,暫時休整,等待其餘魏國四軍一個月後抵達,再共同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一個月時間轉瞬即逝,魏國四軍如期而至。龍賈召集諸將,商議攻城之策。眾人圍坐帳中,氣氛凝重。“如今安邑城有陷陣營把守,強攻恐傷亡慘重。”一名將領擔憂道。龍賈眉頭緊鎖,沉聲道:“但不攻,魏國再無復國之機。”最終,眾人達成一致,決定次日清晨發起強攻。

次日破曉,魏國大軍如潮水般向安邑城湧去。城牆上,陷陣營嚴陣以待,箭如雨下,魏武卒紛紛倒下。龍賈親自督戰,激勵士氣。然而,陷陣營防守嚴密,魏軍久攻不下。就在戰局膠著之時,突然,後方傳來一陣騷亂。原來是趙信暗中派人繞到魏軍後方,發起突襲。魏軍頓時陣腳大亂,龍賈大驚失色,急忙下令回撤。這一場強攻,魏軍損失慘重,復國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龍賈帶著殘軍退回營地,心中又悔又恨。正在他一籌莫展時,斥候來報,說蜀國援軍正朝這邊趕來。龍賈絕望地閉上雙眼,深知大勢已去。

此時,營中突然一陣喧譁,原來是魏國東西南北四軍的將領來見龍賈。他們面色凝重,其中一人道:“將軍,如今局勢已無轉機,再戰下去只是徒增傷亡,我們願率部投降。”龍賈瞪大雙眼,想要怒斥,卻又無力反駁。

最終,龍賈長嘆一聲,拔出佩劍。他望著遠方,似是在向魏國的列祖列宗告別,隨後橫劍自刎。魏國東西南北四軍紛紛放下武器,向陷陣營投降。訊息傳開,各國震驚。蜀國乘勝追擊,半年內便佔領了魏國全部城池。趙信之名更是傳遍大陸,各國君主皆對他忌憚不已,一場新的風雲變幻,即將在這片大陸上展開。

目前,蜀國的版圖擴張迅速,已經成功佔領了多達173座城池,其統治下的百姓數量更是高達980.61萬人之巨。此外,蜀國還擁有六支強大的軍隊,總兵力達到了令人矚目的45萬人。這樣的規模使得蜀國成為了大陸上國土面積最為遼闊、人口最為眾多的國家。

在佔領楚國的第二年,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各國不約而同地派遣使者前往蜀國的國都,這一舉動顯然是為了加強與蜀國的外交關係。這些使者們肩負著重要使命,一方面要與蜀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絡,另一方面則是要摸清蜀國未來的戰略規劃,以便為本國接下來的發展制定相應的策略。

這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理解。趙信能夠以驚人的速度訓練出頂級兵種的訊息早已在各國之間不脛而走,這無疑給其他國家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