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巴之戰落下帷幕後,緊接著便是蜀楚之間的激烈交鋒。就在這兩強相爭之際,秦國卻巧妙地抓住了機會,趁虛而入,一舉奪取了蜀國的白馬、武都、東原三座城池。

時光荏苒,兩年轉瞬即逝。在這段時間裡,趙信所率領的武軍陷陣營經歷了精心的擴軍和嚴格的訓練,如今已發展至七萬五千人的規模,其戰鬥力更是達到了巔峰狀態。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支強大的軍隊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戰場上一展身手,見見真正的血雨腥風。

與此同時,秦國也在經歷著一場重大的變革。去年的動亂終於平息,嬴渠梁成功登上了王位,成為秦國的新君。如今的秦國,擁有三十五座城池,軍隊分為六支,總計十二萬人。其中,三萬八千三百人的秦國文軍駐守在白馬城,肩負著重要的防禦任務。

再看蜀國,目前共有四十六座城池,同樣擁有六支軍隊,總兵力為十一萬五千人。東南西北四軍各有五千人,負責鎮守四方邊境;兩萬人文軍則專門用於防禦首都,以防止他國直接攻打皇都;而趙信所率領的七萬五千人武軍,則是蜀國攻城略地的主力軍。

眼下,秦國新君剛剛即位,國內局勢尚未完全穩定,又遭到魏國的侵略,可謂內憂外患。對於蜀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可以趁機收復被秦國奪走的三座城池,一雪前恥。

趙信深知此理,他毫不猶豫地向蜀王進言,請求派遣使者前往秦國宣戰。他以“血洗國恥”為名,義正言辭地表達了蜀國的決心和意志。蜀王對趙信的提議表示讚賞,並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秦國。

使者肩負著重要使命,一路疾馳,終於抵達了秦國。面對蜀國的宣戰,秦國上下一片譁然。然而,嬴渠梁畢竟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君主,他冷靜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決定接受蜀國的挑戰。

使者完成使命後,馬不停蹄地趕回蜀國。趙信在得到訊息後,迅速將戰爭契約備份妥當,然後舉行了一場莊嚴的誓師大會。他站在高臺上,慷慨激昂地向七萬五千名武軍將士發表演講,激勵他們為國家的榮譽而戰,為收復失地而奮勇殺敵。

誓師大會結束後,趙信率領著士氣高昂的武軍,如同一股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地向著白馬城進軍。一場驚心動魄的攻城戰即將拉開帷幕……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瞬之間,三月已逝。這一日,陽光明媚,晴空萬里,趙信率領著他那支威名赫赫的陷陣營,終於抵達了白馬城下。

遠遠望去,白馬城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高聳的城牆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給人一種無法逾越的感覺。然而,趙信並沒有被這座城池的氣勢所嚇倒,他冷靜地指揮著士兵們開始安營紮寨,同時佈置下了一個嚴密的圈套,以防秦軍前來劫營。

據間諜傳來的情報,駐守白馬城的秦國文軍將領名叫章獒,乃是秦國的百戰老將,其作戰風格以勇猛頑強、善於打硬仗而聞名於各國。此外,白馬城內除了章獒所率領的 3.83 萬文軍之外,還有 5000 名守軍,總計兵力達到了 4.33 萬人。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趙信靜靜地等待著秦軍的到來。然而,一夜過去,卻並未見秦軍有任何動靜,佈置的劫營圈套也因此失去了作用。趙信心中暗歎一聲,只道是可惜了這一番精心佈置。

次日清晨,用過早餐之後,趙信果斷下令,率領陷陣營列陣強攻白馬城。一時間,喊殺聲、戰鼓聲、金戈相交之聲響徹雲霄,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這一戰,異常慘烈,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拉鋸戰竟然進行了數十次之多。城下的土地早已被鮮血染紅,宛如一片血海,令人觸目驚心。

就這樣,戰鬥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晚上,陷陣營終於攻破了城門,衝入城內,與秦軍展開了激烈的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