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圍村建城牆每天有條不紊的進行。

轉眼過去了一個月,時間也來到了六月了。

“吃飯了,快來點一下人數。”這日,李天星他們幾個婦人,提著幾大桶野菜粥放在村口不遠的地方後,她們立馬回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了。

這些野菜粥,是他們張家村提供給逃難來的百姓吃的。

李天星敲響銅鑼,喊著吃飯,清點人數。

之所以清點人數,是怕他們這些逃難來的百姓因為疾病或者是瘟疫死在他們村口,他們好做好應對的準備。

幸好的是,這一個月下來,逃難來了一百零八人,現在還是有一百零八人,一個人都沒少。

可見,之前那個老者說的是真的,他們身體都健康。

這群難民等李天星迴村關上城門後,也沒有先管那野菜粥,反而是男女分開,分別站在兩旁。

“一二三四五六七......。”張二嫂和劉杏花兩人站在城牆上數著難民的人數。

張二嫂數學好一點,男人們人數更多,就由她來數,劉杏花數少一點的。

“張火家的,我這邊數的人數沒少人頭,一共四十五人。”劉杏花數了兩遍,確定了後朝李天星道。

“我這兒也沒少人,一共是六十三人。”張二嫂緊接著道。

“行,沒少人就行了。

可以了,散了吧!吃完野菜粥了,把木桶放在邊上,我們會過來取的。”李天星衝城牆下的難民道。

得到李天星的命令之後,這群難民這才拿著碗,在為首的老者主持之下,排隊打粥。

速度很快,百來人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就把這粥給分完了。

率先打完粥的婦人喝完之後,還很體貼的把木桶給他們清洗掉,收拾的整整齊齊的放在城門口。

李天星站在城牆上,看著這群規規矩矩的難民,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

這些難民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看到吃卻依然保持著一份難能可貴的秩序。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渴望,以及對當前困境的無奈。

“張火家的,木桶裡面有這個,你看?”等張二嫂把城牆外的木桶收進來的時候,她發現裡面放著一張紙條後,她見上面寫滿了字後,張二嫂偷摸的把這紙條遞給李天星道。

“這群難民寫給我們的,等我瞧瞧先。”李天星心中一動,她頓時有些明瞭了起來。

等她開啟那紙張,看見上面寫的字後,她雙目微微一閃。

字跡工整,入木三分,可見是下了一番苦工,才能夠寫出這麼一手好字的。

再說了,逃難之際,還能夠帶上筆墨紙硯,可見這群難民之中,應當是有一位讀書人存在。

等李天星看完這紙張上的內容後,便明白了這群難民的打算了。

“大滿家的,你先行回去,我和里正說些事情去了。”李天星朝張二嫂揮了揮手,示意她先走。

等張二嫂離去之後,她便往後山圍牆的那片地走去。

“張叔、周叔,你們兩人得不得空,我有些話和你們兩人說。”等李天星來到後山圍牆這兒後,李天星見張里正和周里正兩人正在一旁指揮著村民幹活後,李天星走上前笑著問道。

“難民那邊是出了什麼事情不成?”張里正問道。

打自從同意李天星這麼安排難民後,張里正乾脆直接把這些難民交由李天星看管起來。

還別說,看管的很到位,這群難民不僅僅沒有出事,更沒有鬧事,這讓張里正很是放心。

“是也不是。”李天星笑著賣了一個關子道。

“張火家的,你就別賣關子了,我們忙著,可沒有閒工夫和你打啞謎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