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七月中旬,早季水稻已經長成,可以收割水稻,進入農忙期了。

圍村建城牆之事,自然是停了下來,家家戶戶拿著鐮刀、簸箕等器具出門,開始收割水稻去了。

天大地大,都沒有收割糧食上來重要。

李天星家中水田少,勞動力多,人口更多。

前前後後,也不過花了三天的時間,就把他們家的三畝地水稻給收上來了。

後面就是等著脫粒、曬乾、脫殼儲存入庫了。

這日。

李天星在堂屋裡面帶娃,幾個兒子媳婦在前院給稻穀脫粒。

堂屋內鋪了一張席子,孫子和兩個孫女在地面上爬了起來。

如今大孫子也有一歲多了,兩個孫女十一個月了,正值蹣跚學步、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

每天活力滿滿,一個沒盯住,就怕磕著碰著了。

兩隻狗子隨著一塊帶娃,娃兒喜歡騎在狗子身上或者拔著狗子的毛兒。

兩隻狗子對小主人那也沒有辦法,嗚嗚咽咽趴在地上,讓小主人使勁折騰。

“今年的水稻收上來真的早,要是水田肥沃,還能夠種一季水稻,今年的產量就能夠翻倍了。”在前院給稻子脫粒的周冬笑著道。

滿臉的笑容,這是對豐收滿滿的喜悅。

“再種一季晚水稻,收穫和付出不成正比。不划算。”張焱也是笑呵呵的回道。

他們夫婦新婚不久,感情正濃,連討論農事時都洋溢著溫馨與默契。

“要是肥力夠的話,一年就能夠播種兩季水稻的呢?”旁邊的張彩霞也跟著問道。

“之前也有村民播種晚季水稻,施肥了不少下去,產量就是沒有一季水稻這麼多的,要少了一百多斤產量。

要是運氣不好的話,一畝地收成或許只有百來斤,除去糧種和人工,別說賺錢了,白忙活了,這也是個怪事。”張火也跟著道。

在堂屋的李天星自然也聽到外頭她家老大他們說的這番話。

李天星總感覺自己好像忽略了些什麼。

這忽略的事情還是和水稻有關的。

“要是種第二季水稻的時候,不用糧種就好了。

咱只要出一把子力氣,每畝地能夠收穫一百多斤糧食也是好的。”旁邊的張燚有些異想天開的道。

“你這是想多了,不用糧種育苗,怎麼能夠播種,哪裡來的收穫。”張炎也有些好笑自家老四這異想天開的想法。

倒是在堂屋的李天星聽到她家老四這話後,她突然想到了什麼,雙目微微一亮,口中喃喃的說道:“再生稻。”

再生稻不就是不用糧種,就可以種成的水稻。

再生稻是一種利用頭季稻收割後稻樁上的腋芽再次發苗成穗,從而再收一季的水稻種植模式。

其實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降本省工,還能夠節水省肥,要是肥料充足,再生稻收上來的產量不會比第一季水稻少的。

不過,頭一茬收割後,田裡不能積水也不能太乾,保持溼潤狀態有利於新芽生長。

除此之外的話,再生稻更容易受到蟲害,需要提前打藥防治。

想到再生稻能夠種出來後,李天星便坐不住了。

“老大、老二、老三你們三人別忙活了,和娘去一趟咱家水田裡頭去。”李天星想到就做,便迫不及待的帶著三個三兒下自家水田去了。

她只會一些理論知識,具體如何把再生稻種出來,就需要她家老大他們去實際操作才行。

“娘,咱下水田幹啥?如今水稻都割完了呢?”張炎奇怪的問道。

“別問這麼多,是好事情,娘還得帶你們去確認一遍才行。”李天星從屋內取來一把油紙傘,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