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芭莎慈善夜 (第1/5頁)
華娛:你要當娛樂圈紀委啊? 吃餃子蘸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暮光之城》在非英語地區的票房表現的確不怎麼樣,在英語地區的大獲成功,讓戴安信心滿滿,馬上就啟動了電視劇版的籌備。
電視劇版就是《吸血鬼日記》。
《吸血鬼日記》是91年就出版的小說,不過是個撲街貨。
如果沒有《暮光之城》帶火吸血鬼市場,會永遠撲街下去。
所以收購版權的時候,沒花多少錢,完全是白菜價。
歷史上,吸血鬼題材的發展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吸血鬼都是類似怪物的形象。
臉色蒼白,露著獠牙,典型的哥特風格,吸血鬼伯爵德古拉就是此中代表。
這個時候的吸血鬼電影更類似於怪獸片。
夜晚降臨,吸血鬼從古堡出發,襲擊人類。
每次襲擊完都會給個特寫,慘白的臉龐,發黑的眼窩,陰森的獠牙上還沾著血跡……
這種表現方式,把吸血鬼換成野獸或者某種未知怪物是一樣的。
然後吸血鬼電影發展到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的代表是《黑夜傳說》《刀鋒戰士》這種,其實就是變種的動作片。
血腥,暴力,加上小黃元素是主流。
吸血鬼只能在夜晚活動的設定導致片子的大部分場景都是在夜晚,看上去黑乎乎的。
這就很難有好的票房表現,不過這種片,本來最主要的銷售方向就是碟片。
然後《暮光之城》橫空出世,開啟了吸血鬼題材的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的吸血鬼不黃,也不暴力,演員全是帥哥美女。
其實就是包了吸血鬼皮的青春片,講的是好姑娘愛上壞男孩這種老套的故事。
但青春是永恆的主題,永遠有年輕人,就永遠有人愛看青春片。
吸血鬼也不再侷限於只能晚上行動,這就大大提高了影片的顏值。
吸血鬼和年輕人過著一樣的日期,也需要去上學。
但他們又具備年輕人所向往的東西,超高的顏值,不需要為金錢發愁,長生不老,還有詭異的能力。
我勒個去~我要是有這些能力還不爽死~這就是吸血鬼青春片受歡迎的原因,有代入感。
再加上一些年輕人喜歡的元素,你愛我,我愛他,三角戀,乃至四角戀,那些亂七八糟的感情線,年輕人最感興趣了。
戴安對《吸血鬼日記》信心滿滿,cw電視臺大手一揮,連試播季都沒要,直接決定引進。
雙方已經合作過《緋聞女孩》,收視良好。
cw電視臺本就是定位青少年的電視臺,雙方天然契合。
現在《暮光之城》帶起的吸血鬼熱風靡全世界。
立方體制作出來的《吸血鬼日記》根本就不愁賣。
cw電視臺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讓這樣的火爆作品落入其他競爭對手手裡。
戴安已經開始進行《吸血鬼日記》的選角工作,布萊克·萊福麗還想繼續擔當女主角,可惜,戴安沒同意。
《吸血鬼日記》的選角,其實原則就一條——男的要帥,女的要漂亮。
其他的都不重要。
演技只要及格就好,這種劇賣的是顏值,不是演技。
戴安將選角要求發給各大經紀公司,很快就收到一堆照片。
篩選,進行第一輪面試。
女主這個角色對顏值和身材都有要求,進行一波篩選,然後將照片發給張辰。
張辰欣賞了一波好身材,然後親自挑出了妮娜·杜波夫。
原本的女主還是很有特點的。
戴安也知道了,原來張辰喜歡這一掛的。
表示:點心已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