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籌備 (第2/3頁)
華娛:你要當娛樂圈紀委啊? 吃餃子蘸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要角色的人選問題挺有興趣的。
本來還想著推薦一下,沒想到張辰已經定了。
“一個是北電畢業的學姐,叫車筱,高職班的,另一個是中戲的,叫曾莉,演技很好。”張辰說的這兩人付老師一個都沒聽過,不過既然已經定了他就不再多嘴。
本來表演系老師還讓他幫著推薦自己學生的,現在看來,肯定不能了。
這是行規,定角是導演的權利,即便他是老師,也只能建議,不能干涉。
“其他配角的人選問題你不用擔心,待會我和表演系的老師說一聲就行,讓他推薦幾個靠譜的過來。”
“場地就用青影廠的攝影棚?”
“嗯,這個還得麻煩您。”
“小事,我已經提前和邱元旭廠長打過招呼了,這陣子棚子正好空著沒人用,你隨便用,裝置也用他們的,價格方面到時候我去幫你談,保證最大優惠。”
“老師,您太給力了,劇組的其他崗位要不您也一併幫著解決了?”
張辰打蛇隨棍上,付老師一臉無語的看著自己這個學生。
“您人頭熟嘛,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好吧好吧,”付老師裝作沒好氣的樣子:“我收回剛才的話,我這哪是選角導演,這是製片人啊。”
抱怨當然只是做做樣子,這裡是哪兒?這裡是北電,華夏影視行業的最高學府。
在這裡想要湊出一個劇組太容易了,而且水平還不差。付老師也沒應付,當著張辰的面給各個系的老師打電話,要求必須是熟手,至少也要跟過組,有經驗的。
張辰心頭大喜,讓他自己攢劇組當然也能攢,但肯定不如付老師來的便利,找到的人肯定也有差距。
所以說還得是北電學生才能享受到這麼大的便利。
200萬成本就敢弄一部電影出來,就是因為不管是場地,道具還是人員都是最便宜的,放在外面,根本不可能。
“明天找個教室我帶人給你看看,到時候你等我電話。”
“好嘞,付老師,您可真是我的定海神針。”
“別拍馬屁,沒事趕緊滾吧,我得去替你奔走了。”
“您辛苦。”
……
從付老師那裡出來後,張辰看天色還早,就找了間空教室,然後從包裡掏出厚厚的籌備方案來。
資金到位,建組的事也有付老師幫他跑,張辰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籌備上來。
人選和場地的問題付老師可以幫著解決,但還有其他許多細節需要他來決定。
電影的籌備是一個縝密而又需要講究策略的活計,就像建房子之前畫設計圖,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每個場景分為多少個鏡頭,每個鏡頭需要用到哪些道具,怎麼擺放。
哪些場景是可以合併拍攝的,哪些必須單獨拍攝,這些都需要在籌備階段想清楚,否則真正拍攝起來很容易出問題。
好萊塢電影一般是u行結構,籌備期和後期特別長,而拍攝時間比較短,國內正規的劇組也是這樣。
通常來講,好萊塢的大片,籌備期大概6-8個月,然後開機拍攝3個月,後期同樣需要6-8個月。
而草臺班子一般都是籌備期特別短,拉起人就開始幹,但拍攝的時候往往是狀況百出。
寒假的那些時間,他可不僅僅只是寫了個劇本和故事板,還有詳細的籌備方案。
籌備方案裡記錄了張辰能想到的一切,並且按照場景等元素製作成了場景卡片。
說到電影籌備很多人以為第一件事是寫分鏡頭劇本,其實不是,第一件事是分解劇本。
簡單的說,就是按場景、外景、演員等這些元素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