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行無歲月,張文樂於那雲霧繚繞的閉關之地,心無旁騖,這一閉關,便是七七四十九天!期間,風雲變幻,外界局勢早已翻天覆地。待他衝破桎梏,踏入大道聖人中期境界出關後,才驚聞噩耗——襄陽城已然淪陷,那鎮守襄陽、俠肝義膽的郭靖黃蓉夫婦,已然戰死沙場,令人扼腕。

心急如焚的張文樂,憑藉著往昔留在郭襄身上的一縷氣息,匆忙踏上尋找之路。輾轉奔波,終於在襄陽城外一個略顯破舊的小客棧內,尋到了郭襄的蹤跡。此時的郭襄,因雙親戰死的悲痛而心力交瘁,臥病在床。而年少的張君寶,則在一旁寸步不離,悉心照顧著她。

吱呀一聲,房門緩緩開啟,張文樂踏入屋內。警覺的張君寶立刻反應過來,迅速拿起桌上的劍,直指張文樂,厲聲問道:“閣下是何人?”待看清來人一襲道袍,周身縈繞著超凡脫俗的氣質,舉手投足間盡顯仙風道骨,便知此人絕非那兇殘的蒙古韃子,這才稍稍放下心來,但仍保持著警惕。

張文樂見狀,微微點頭,對張君寶的機敏與警惕十分滿意,隨後開口道:“本尊乃是襄兒的故友,聽聞她在此處,便前來看看她。”說罷,在張君寶驚訝的目光中,緩步走到郭襄的床邊,輕輕搭上她纖細的玉腕,運用自身高深的修為為她診脈。一番探查後,他發現郭襄並無大礙,只是因悲傷過度,身心俱疲。於是,他指尖凝聚一縷溫和的靈力,輕輕點在郭襄的額頭之上。

片刻之後,郭襄微微睜開了雙眼,當看清面前之人是張文樂時,壓抑許久的情緒瞬間決堤,眼淚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號啕大哭起來:“道士哥哥,你怎麼才來啊?我爹孃他們…他們都死了……”那哭聲中飽含著無盡的悲痛與委屈,令人聞之心碎。

郭襄的眼淚決堤般奔湧而出,淚水打溼了她的衣襟。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父母郭靖、黃蓉在襄陽城破時英勇奮戰、壯烈犧牲的畫面。那一聲聲吶喊,那一幕幕慘烈的場景,像刀子一樣剜著她的心。她雙拳緊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卻渾然不覺,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呢喃著:“爹,娘……”

張文樂望著痛哭的郭襄,心中滿是愧疚與自責,臉上盡是慚愧之色。他蹲下身子,聲音輕柔而又充滿歉意地說道:“對不起襄兒,是我來晚了!”那聲音中飽含著深深的懊悔,彷彿每一個字都帶著沉重的枷鎖。

一旁的張君寶,此刻正站在窗邊,警惕地注視著外面的動靜。聽到張文樂的話,他轉過身來,目光落在痛哭不止的郭襄身上,眼中滿是心疼。郭襄平日裡的活潑靈動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悲痛與絕望,這讓張君寶心如刀絞。

他忍不住望向張文樂,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說道:“前輩,您既然是郭姐姐的故友,又身懷如此神秘莫測的手段,為何不早些出現,救下郭伯父郭伯母呢?”話語中既有對郭襄遭遇的心疼,也有對張文樂未能及時援手的質問。

張文樂緩緩回頭,眼神中帶著一絲無奈,輕輕白了張君寶一眼。他微微嘆了口氣,緩緩說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君寶,你去找掌櫃的退房,一會我帶你們去一個安全的地方!”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彷彿能洞察一切潛在的危險。

張君寶雖然心中仍有諸多疑惑,但也深知現在的處境十分危險。蒙古韃子正在全城瘋狂尋找郭襄的下落,他們如今藏身的客棧看似安全,實則危機四伏。所謂燈下黑,反而更容易暴露。他只能無奈地點點頭,心中暗暗決定,先聽從張文樂的安排,之後再慢慢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過了沒多久,張君寶帶著掌櫃的匆匆趕來。掌櫃是個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的中年人,他一進門,眼神便落在了郭襄身上,眼中閃過一絲同情與敬意。

張文樂見狀,立刻上前,對掌櫃的說道:“掌櫃的,我是他們二人的家人,我來接他們回家,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