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好春光,中原大地,杏、桃、李、柰這些果樹早已經相繼開放,梨花又一次壓了海棠。。。

宋人喜歡富華,富華最直觀的象徵就是好看好聞的花,因此,人人愛花,插花、簪花、賞花,家裡懸掛的畫作也多是花。而簪花,更是上到趙官家、勳貴大臣,中到富戶商人,下到貧民,人人都愛!都喜歡在頭上髮間簪上花朵,映襯自己的容顏。。。俺也喜歡簪花,現如今,俺頭上就簪了一朵小販說是來自洛陽的大紅牡丹花。

好漢們愛花朵,比起紋身刺青更愛!一個好漢可以不紋身,但是絕對不會不簪花!哪一位梁山好漢頭上不按照時令簪上幾次花朵?那年重陽宴上,金黃色大菊花插在每一個好漢的頭上,連老魯都在耳邊夾了一朵。

老魯年輕的時候紋了滿背的鴿血牡丹花,是把紋身刺青與簪花結合到了一起!他很有遠見!也幸虧如此,他已經剃光了頭髮做了和尚,頭上簪不了花了!

而梁山上最愛花的,當然是蔡慶!他連綽號都叫做“一枝花”。。。蔡慶簪的都是鮮花!連冬天,都要費盡心思弄臘梅來簪!比起周通經常簪些人工做的假花強太多了!

再說了,“京城居大不易”,春季賣花,正是一個大好的掙錢機會。

萬花爛熳,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玉簪、百合,種種適合叫賣的花卉也紛紛上市,賣花的人用馬頭竹藍鋪排各色花朵,或擺攤或遊走,吟唱著叫賣鮮花。歌叫之聲,真是清奇好聽。

“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

紅顏三春樹,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呂洞賓的那個八仙組織,裡面有一位仙名叫藍采和的,最喜歡提著馬頭竹籃遊蕩在各個城市街巷裡,踏歌叫賣鮮花。八仙出名後,很多賣花的小販就愛學藍采和的樣子賣花。

賣給俺頭上這多大紅牡丹花的小販,衣著破藍衫,只有一隻腳上穿了鞋子,另一隻腳光著,跟陽穀縣那個賣梨子的鄆哥兒似的。。。俺看他挺像是真的,就買了那花兒。。。

這次俺再次從陳橋門回到東京開封城,心境跟去年大不相同了。去年,俺離了梁山好漢們。而他們受了趙佶的招安,去揍了一頓遼國;年底從這裡又去攻打田虎,至今還未打完。

東京城有個習俗,官家旨意,每年三月初一開金明池、瓊林苑,至四月八日閉池。這期間,除官家巡幸之日和幾日特定時間不對外,一律對東京城民眾開放,供大家春遊踏青玩樂。

這個池子最早是柴大官人的祖宗、財神爺柴榮仿照漢武帝在長安城西用來訓練水軍的昆明池,下令開鑿的。

宋太宗於太平興國元年對池塘進行大規模的開挖,以卒三萬五千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修建了池心島五殿,供皇帝觀看水戰表演。太平興國三年竣工,因池水引自金水河,太宗將其命名為“金明池”。

金明池是為訓練水軍才開鑿的。。。後來卻變成了皇家的遊樂場所。。。難怪高俅征伐梁山的時候,那水軍的水平真是太次了。

金明池現在位置還是在城外,從西面順天門出去,三里地,大道北面就是。繞池子一週下來,不到十里地,池子成長圓形,最西面的最寬處直徑約一里多長。

俺去年未曾關注這玩意兒,今年進城後就聽到街上百姓興致勃勃在議論,說趙官家今年還是要在三月二十日這日車駕臨幸金明池,與民同樂。

呵呵,俺在二月份剛在北地見識過了初代金國皇帝的最後出行,這大宋第八代天子的儀仗隊伍是個什麼樣子自然也要見識一番,反正再過三五日就到二十這天了,俺就在這東京城再停留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