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從窺空識海獲知,完顏阿骨打這位金國初代天子的儀衛,大抵是模仿的宋制,在這個基礎上交錯綜合,或增加或減少來使用。。。突出一個拿來實用,只要金國臣民覺得神聖莊嚴即可!
儀仗的衛士,叫護衛、親軍、弩手,控鶴、傘子、長行這些名稱。也就是把鐵浮屠叫護衛,把那些輕騎斥候叫親軍,完顏阿骨打身邊有另外兩員戰將,每人帶領的侍衛,就分別叫弩手,控鶴、傘子、長行。
弩手,控鶴拋開儀式禮器,都是弓弩遠戰精兵,騎射十分厲害;傘子放在戰時,就是盾兵;長行本身來自長矛兵。
完顏阿骨打此次來越裡吉城說是祭拜天地,其實行的不是金國一國祭祀,而是他作為巫師的個人修行,主要目的是召喚回自行出去一個多月沒有資訊的妖虎阿滿。因此,隨他而來的大臣們,除了必要的處理國事的大臣,基本是他最親信的臣子。因此,儀仗這塊兒就精簡了不少。
首先是立仗,就是不出行,在宮殿,也就是那個大木屋裡的儀仗。原本立仗需要一千一百八十人,這次就精簡成六百人。
左衛將軍完顏兀光、右宿直將軍完顏光達,原本應該甲冑外罩綾羅紫袍,束金帶,各執玉、水晶、金裝飾的鑌鐵骨朵。就直接免了紫袍,都是日常作戰時的打扮,手中兵刃也都是自己慣用的實戰器械。
左右親衛,本應該甲冑外盤裹紫襖,塗金的束帶,手持塗金銀的鐵骨朵,佩腰刀、短柄斧頭。也都是直接鐵浮屠戰甲在身,手持實戰兵刃。
本來來需要有左右班執儀物的內侍二十人,也是身著素色紫袍,塗金的束帶。這些日子也就四個內侍太監跟隨完顏阿骨打身邊在那大廳裡祭拜天地和與大臣議事。
弩手、傘子各百人,本來都應該是帶著金花交腳幞頭,塗金銅鈒襯花的束帶,手持塗金的鐵骨朵。結果也都是用野戰裝具穿戴,弩手、傘子值班於殿門外,分兩面排立罷了。
其他什麼司辰報時、鳴鞭、報班、山呼萬歲這些禮節流程也都給免了。
好不容易結束了對越裡吉城的行幸,要離開此城回上京,自然要用行仗,就是行路的儀仗隊。
行仗,也就是完顏阿骨打行幸某個地方或去郊廟祀享就用行路的儀仗,有法駕、大駕、黃麾仗三種規格。非大禮遠出,則有常行儀衛,這次用的就是常行儀仗。
四戰將之一,完顏光達率領親軍,也就是輕騎斥候,二百人。一百突前,放二十里外斥候,一百在後穩步行進,兩者交替值班。
斥候後面是常規戰兵五千人,其中馬軍三千,步兵兩千。
常規戰兵後面是弩手二百人,控鶴二百人。弩手,在甲冑外穿著紅地藏根牡丹錦襖、金鳳花交腳幞頭、塗金銀的束帶。控鶴穿著皂帽碧襖,各執著金鍍銀蒜瓣骨朵。馬鞍、腰間自然都是弓弩、箭矢。
四戰將之一完顏兀光率領護衛,也就是鐵浮屠,二百人,俱騎神駿戰馬,在完顏阿骨打的馬車前後左右。
金初攻遼,得了遼國之君的儀仗之物,於是乎也有了車輅之制,馬車就不能僅僅叫車了,還叫輅、輦。
完顏阿骨打這次出行,用的是六匹神駿白馬拉的大輦,赤質,正方,油畫,金塗銀葉龍鳳裝。上四面施行龍、雲朵、火珠,方鑑、銀絲囊網,珠翠結雲龍,鈿窠霞子。四角龍頭銜香囊。頂輪施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紅綾裡,碧牙壓帖。內設圓鑑、香囊,銀飾勾欄臺坐,紫絲條網帉錔。中施黃褥,上置御座、曲幾,香爐、錦結綬。幾衣、輪衣、絡帶並緋繡雲龍寶相花,金線壓。長竿四,飾以金塗銀龍頭。畫梯、託叉、行馬。
大輦邊的近侍導從,執金、銀骨朵的二人,左右打扇的十人,持拂塵子的四人,捧香盒的二人,提香球的二人,持節杖的二人,持幢的二人,捧著盂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