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道清率領敗殘兵馬,奔竄到昭德城西,又遭遇伏擊不得入城,只能落荒逃跑。公孫勝帶著梁山幾位好漢率領軍士一路追殺,只滅軍士,不斬喬冽。
嗯,俺看公孫勝是想收付這個幻魔君。
喬道清計窮力竭,馳入山嶺,此地乃是昭德城東北的百穀嶺,山中有座神農廟,他逃到這裡,手下就只剩下十五六騎了。
梁山軍馬圍住百花峪,公孫勝卻也撓頭了,因為這裡不是平地,想喬道清這樣的修士,一入山林,若真拼命,不死個上千人馬還真拿不下他了。
公孫勝只能圍困了,每日選高嗓大聲的軍士喊話,讓喬道清投降。一連三四日,喬道清就是不出百花峪。
這天,俺見到戴宗與一條九尺大漢,正是洪春、蕭涼記憶裡的孫安,來到公孫勝營中。不多時,孫安就出了公孫勝大營,一人一馬進了百花峪。
喬道清在神農廟後山崖修行,遠遠見了孫安,就下了山崖等待。孫安也大了廟前,上前敘禮。
喬道清問到:“賢弟領兵往晉寧,為何獨自到此?嶺下有宋廷許多軍馬,如何不攔擋於你?”
孫安低頭嘆道:“好教兄長得知。”
聽孫安訴說,原來他統領將佐十員,軍馬二萬,救援晉寧城,離城十里下寨。先與秦明戰了一場,五六十合,不分勝負。次日,盧俊義親自出陣,與孫安又戰了一場,戰到五十餘合,孫安馬失前蹄,把他顛下馬來。盧俊義沒殺他,讓孫安換馬再戰。孫安就又和盧俊義鬥過五十餘合。盧俊義佯敗,誘孫安趕到林子邊,兩邊丟擲絆馬索,將孫安絆倒。眾軍趕上,連人和馬,生擒活捉。盧俊義親釋其縛,待以厚禮。勸孫安歸順天朝。孫安見盧俊義如此意氣,兩次不殺,情願降順。
俺記憶裡此人在東京城地下甬道步戰本事高強,原來馬上戰力也是如此高強,能與盧俊義交戰五六十回合。。。其實他可能進了一個誤區,非要在馬上作戰嗎?如果他步戰,效果會更強。。。就像魯智深,騎匹白馬跟呼延灼打,還不如步戰,更能發揮出伏魔杖法。
俺看蕭涼記憶裡孫安用的雙劍之法大開大合,一柄大劍能有三四十斤,不是飛天蜈蚣王道人那種鷹蛇互擊的輕靈之法,到真如戰陣上招數。。。嗯,此人兩臂長大,兩柄玄鐵漢劍。。。似乎用的是蜀漢劉皇叔的劍法!那必然是馬上用起來更威烈一些。
喬道清聽了孫安言語,知道孫安此來必是勸他投降,就默然無語。
孫安又勸道:“兄長休要狐疑。宋江、盧俊義等人十分義氣。我等投在麾下,歸順天朝,後來亦得個結果。孫某此來,特為兄長。兄長往年,不是曾經拜訪二仙山羅真人否?”
喬道清聽了,忙問:“你是如何知道?”此事
孫安問道:“羅真人不見兄長,只令童子傳命,說你後來要‘遇德魔降’。這句話有麼?”
喬道清面露詫異,連忙點頭,答道:“有,有。”
孫安笑道:“這幾日破兄長道法的這個人,你認得麼?”
喬道清恍然道:“這人卻是與羅真人有關?”
孫安笑道:“他便是羅真人徒弟,叫做入雲龍公孫勝。‘遇德魔降’這句法語,也是他對小弟說的。此城叫做昭德。兄長法破,可不是合了‘遇德魔降’的說話?公孫勝專為羅真人法旨,要點化你同歸正道,所以將兵馬圍困,不上山來擒捉。他既法可以勝你,若要害你,此又何難。兄長不可執迷。”
喬道清聞言,搖頭嘆息一聲,遂同孫安帶領除了百花峪,到公孫勝軍前。
公孫勝出寨迎接。喬道清入寨,拜伏請罪道:“蒙法師仁愛,為喬某一人,致勞大軍,喬某之罪益深。”公孫勝大喜,答拜不迭,以賓禮相待。喬道清見公孫勝如此意氣,便道:“喬某有眼不識好人。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