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

永昭十九年,昭帝駕崩,太子年幼無法控政,皇后孃家擁權,國內內亂四起。

權臣公然在朝堂上撕扯,初登基的皇帝身旁站著他的舅舅,也就是前皇后,現太后的哥哥,廖文興,朝堂局勢皆由他來掌控。

“靜一靜,靜一靜,一個個的都像什麼樣子?!”廖文興拍著皇帝身前的桃木案臺。

其中,與廖文興勢力差不多的一個老臣看不順眼,公然發聲:“廖大人,您這是何意,站的竟和皇帝一樣高。”

“我是他的舅舅!”廖文興回道,“先皇密旨,太子年幼無法執政,特令皇后之兄代為輔政。那難不成,趙大人想要違背先皇意願?!”

“呵!到底有沒有密旨你自己心裡清楚。”趙大人翻了一個白眼,諷刺道。

“你不相信是吧,來人,呈上密旨給趙大人看看。”廖文興揮手。

須臾,一眾太監跟在大太監後面小跑上來。大太監手上託著一個樟木盒子來到廖文興面前,雙手託著盒子舉過頭頂。

廖文興開啟盒子,取出裡面的紙張,道:“你仔細看看!”

趙大人上前接過,大致瀏覽了一遍內容,神色愈發地震驚,他說:“這……這怎麼可能?!”

“呵呵,怎麼不可能?”廖文興諷刺地笑著看著他,“趙大人……”剛準備出言諷刺,突然一騎兵匆匆進入大殿。

“報!邊關告急,三十萬大軍逼近我境內!”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如沸騰的開水般熱鬧。

廖文興還未開始發話,又一騎兵匆匆進來:“報!大軍已逼近我平城關內!”

“將軍呢?守城將軍去哪裡了?”廖文興急了,慌忙質問那騎兵。

“將軍……將軍他反叛了!”騎兵語出驚人。

趙大人接著問道:“如今最高指揮官是誰?”

“是副將何大人。”

“負責城內守衛的是誰?”廖文興問道。

“臣在此。”護林軍統領鄭津勇出列。

“速帶皇上太后南下避暑。”廖文興找了一個藉口,作出最壞的打算。

“朕不走,”當時只有十五歲的小皇帝玹炘突然發話,“皇舅,朕要留下來安撫軍心,您和鄭大人帶著母后和烠兒去吧。”

滿朝文武目瞪口呆,紛紛被小皇帝這一句話震驚到了。大難當前,誰不是先為自己考慮,這初登基的小皇帝,竟能如此重情義,正言辭,明事理。

就在這匆匆忙忙的安排下,太后帶著僅有八歲的玹烠,和“避暑”人群從京城離去,趙大人和廖文興都留了下來,國難當頭,兩人和諧共處,站在同一戰線。

此時突然傳來訊息,外敵不往京城攻來,偏偏往那“避暑”人群所在地域行去。

玹炘大驚,之前他在京城外佈下的天羅地網都沒有用了,這時還只是一個分隊統領的嚴將軍站出來,主動請纓去消滅敵軍。

玹炘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同意了,嚴統領帶著十萬大軍,利用地形優勢,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將五十萬大軍徹底除盡。

本來只有三十萬,打了兩個星期後,又來了更加精煉的二十萬大軍。

戰事結束後,十萬大軍僅存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