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李世民正在閱覽奏章,魏徵侍立在一旁。

“承乾的身體怎麼樣了?”李世民抬眼看向魏徵。

“聽太醫說,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他和朕還是不一樣啊,朕年輕那會兒,從來就沒生過病。”

“陛下龍體康健,乃社稷之福,”魏徵頓了頓,“微臣聽說陛下要把越王遷到武德殿內居住,不知可有此事?”

李世民知道這老頭子喜歡犯言直諫,經常在大臣們的面前讓自己下不來臺,

李世民也知道魏徵對大唐忠心耿耿,所以,對他是又愛又恨,又有幾分煩他。

“嗯,朕是有這個打算。”李世民仍在繼續批閱著奏章。

“陛下,微臣以為萬萬不可。”

李世民把手裡的奏章放下了:“朕不過是讓泰兒換個地方住罷了,有何不可?

這是朕的家事,你又何必管呢?”

“陛下此言差矣,皇家沒有家事,家事也是國事。

君主的一言一行,都要謹慎啊。

陛下還記得漢武帝時期的堯母門事件嗎?

漢武帝在六十二歲時,遇到了鉤弋夫人,並與她生下了劉弗陵。

漢武帝對這個小兒子十分喜愛,便在鉤弋夫人住處的門上題了‘堯母門’三個字,這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引來了軒然大波。

那時,衛青已死,這件事便引起了朝中大臣們的猜測,認為堯是古代聖君,那麼,漢武帝說鉤弋夫人好比堯母,那麼,劉弗陵豈不是就是堯了?

所以,很多人認為漢武帝有更換太子的念頭,紛紛改換門庭,從太子劉據的門下轉投到了劉弗陵那裡去了。

太子劉據的內心也惶恐不安,最終,釀成了巫蠱之禍,父子相殘,死了幾萬人,而且,劉據也因此自殺了。

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難道漢武帝沒有過錯嗎?”

李世民聽了低頭不語。

魏徵繼續說道:“如今,陛下對越王的寵愛已經超過了任何一位皇子,甚至超過了太子,這就有點兒尊卑不分了。

太子的身體雖然有殘疾,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太子是賢明的。

如果讓越王到武德殿去居住的話,那武德殿在東宮之西,距離東宮太近,

難免引起朝中大臣們的誤會,包括越王本人在內,可能原本沒有覬覦太子之位的心,也會因此而改變。

要是那樣的話,太子的心裡又會怎麼想呢?”

李世民聽了,雖然心中不悅,但是,他也明白魏徵說的有幾分道理:“愛卿,你提醒了朕,你就是朕的一面鏡子啊,此事,朕會三思的。”

“陛下聖明!”

此時,李承乾一瘸一拐地從外面走了進來,跪伏於地,口稱:“父皇!”

李世民微微頷首:“你起來吧。”

李承乾沒有起來,依舊跪在那兒。

“你的病好了嗎?”

“不過偶得風寒,無關緊要。”

“沒事就好,你即將要行冠禮,身體有恙怎麼能行呢?”

“父皇可是要讓青雀到武德殿內去住?”李承乾聲音朗朗。

李世民的表情頓時僵住,心想這事他只和魏徵、杜正倫說過,承乾怎麼會知道的呢?

“沒有此事,你不要聽別人亂說。”李世民顯得有點兒不自然。

李承乾眼神灼灼:“父皇莫非有改立太子之意?”

此言一出,魏徵也是嚇得不輕,趕緊以目示之,意思是你個混小子,你不要命了?

李承乾卻只是裝作沒看見。

李世民把臉沉下了:“承乾,你身為東宮太子,說話要有分寸,像這樣沒有根據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