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檀溪設伏,反客為主 (第1/3頁)
二週目阿斗,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滿地是菠蘿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幾日後,劉備又到隆中,他命趙雲帶隊在山下駐紮。
自己則帶著關羽張飛再入臥龍崗,欲請孔明出山。
結果又未見到孔明,茅廬中聽小童所言,昨日先生乃去拜訪其岳父,不在家中。
又是不在家中?
又是昨日剛剛離開?
怎這般巧合?
劉備怔然,心中暗暗思忖:
聞阿斗所言,前世三顧茅廬而得孔明,今已三顧,怎連面都沒見到?
莫非,這孔明在故意躲著我?
否則,怎會這般湊巧?
又或是我哪裡做的不對,惹得先生嫌棄?
張飛見大哥神色惆悵,頓時來了火氣:“好個鄉野村夫!俺大哥幾次三番來請,緣何避而不見?俺這就去山上放一把火,看他見還是不見!”
說著,便怒氣衝衝要去放火,關羽趕緊將他攔住:“三弟,不可魯莽!”
“二哥休要攔我……”
“三弟!”
劉備一聲呵斥,看著張飛義正辭嚴道:“為兄幾番沉浮,鬱不得志。經高人提點方知,孔明先生乃當世大賢,可助我弟兄成就大業!我便下定決心,這茅廬我便是來訪千次萬次,也定要將先生請來!
如今方才三次,你便要放火燒人家的山,你這般做法……置為兄於何地?!”
見劉備動了真氣,張飛也無奈跺腳:“俺這不也是替大哥著急嘛……”
“今不得見孔明,實乃天數,不可造次。下山之後,汝二人便去襄陽之西與大公子會合,我與子龍去襄陽赴約。”
劉備如此說,張飛也不便再說什麼。
劉備留下禮資,三人便下了山,關張先行。
臨別之際,二人囑咐趙雲萬要照顧好大哥。
劉備又三拜隆中,帶趙雲去襄陽赴約。
這次出城迎接的是蔡瑁,他言甚熱情,意甚謙謹。
與往日大不一樣。
劉備卻一如既往,看不出與往日有任何不同。
隨後劉琦、劉琮二位公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劉琦與劉備近身之際,告知:“叔父放心,侄兒已與關張會合,檀溪之地伏兵已安排妥當。”
劉備心知劉琦看似軟弱,但納言敏行,辦事靠譜,遂低語道:“多謝大公子。”
是日蔡瑁請玄德於館舍暫歇,趙雲引百餘軍卒圍繞保護,雲披甲掛劍,行坐不離左右。
使蔡瑁無從下手,不禁暗暗惱火。
當晚,蔡瑁於府邸請來蒯越暗中商議:“這劉備乃世之梟雄,久留於此,日後必成禍害,我想於明日宴間除之。”
蒯越有些擔憂:“劉玄德素有仁義之名,殺之恐失民望人心。”
蔡瑁哼哼一笑:“我已領劉荊州密令在此,先生還有何顧慮?”
蒯越信以為真:“既如此,可預做準備。不知將軍有何打算?”
蔡瑁湊前壓低聲音:“東門峴山大路,已使吾弟蔡和引軍把守;南門外已使蔡中把守;北門外已使蔡勳把守。只有西門不必把守,那裡出門數里有檀溪阻隔,不能過也。
惟見趙雲行坐不離劉備左右,恐難下手。故而請教先生有何應對之策?”
蒯越想了想,給出一計:“可使文聘、王威二人另設一席於外廳,專門招待武將。先請住趙雲,然後方可行事。”
蔡瑁抱拳:“先生高見!”
而後,蔡瑁又見蔡夫人。
蔡夫人急不可耐,見蔡瑁便問:“可殺狗賊劉備否?”
蔡瑁搖頭:“今日有趙雲作梗,未得動手時機。不過姐姐放心,愚弟已安排妥當,明日便是劉備死期。”
“須得儘快,免得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