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何元慶、楊再興、羅延慶他們這幾個小輩兒並轡而行聊得火熱。

聊著聊著,楊再興就說起了自己到東京趕考之前行走江湖行俠仗義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汝南,路過一個小山村,剛好撞見幾個山賊在強搶民女!”

楊再興說起這件事來很是得意:“村子裡那麼多男人都不敢反抗,看得我火冒三丈!

“我上去咔咔咔把幾個山賊都捅死了!

“然後我沒留下名號,也沒跟他們說什麼廢話,直接就走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哥哥且慢!”

何元慶忽然喚住了他:“你說這個小山村周圍有什麼山?”

“忘了。”

楊再興輕描淡寫的說:“我圍著東京走了一圈兒,路過的地方多了。

“隨手鋤強扶弱而已,我又沒想過挾恩圖報,哪裡記得有什麼山?”

“你仔細想想!”

何元慶加重語氣說:“這個事兒,對我很重要!”

“什麼?”

楊再興有點兒莫名其妙,隨口取笑:“兄弟,莫非你是那個小山村的?”

“不!”

何元慶聲音有些低沉:“那幾個山賊可能是我手下的……”

“籲——”

牛皋和羅延慶當時就來勁兒了,恨不能抓把瓜子,一邊嗑瓜子一邊聽。

這個時候,蔡福聽到他們的喧譁,過來聽了一耳朵,便也追問楊再興:

“真想不起來了?”

何元慶畢竟年紀小,楊再興可以不回答,蔡福問了楊再興就得認真了:

“大伯,我真想不起來了。

“只是路過而已,殺完幾個山賊我都沒停留……”

“行吧,這裡到汝南也不遠。”

蔡福一句話就改了行程:“咱們就兵分三路,你們跟我走一趟汝南。”

第一路是方傑、時遷帶韓世忠、聞煥章回梁山泊,請安道全給韓世忠治傷。

第二路是岳飛、羅延慶把唐牛兒送到二龍山,然後岳飛和羅延慶直接回龍頭市。

第三路就是蔡福、武松、牛皋、何元慶、楊再興去汝南。

對於去汝南,楊再興是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不理解。

很明顯蔡福不是要表揚他,可他隨手做了一件鋤強扶弱的好事兒,難道還做錯了?

所以這一路上楊再興都是悶悶不樂,跟牛皋、何元慶說話也不積極了。

說來也巧,蔡福他們到了大墳村的時候,正好趕上陰天,天昏地暗的。

“小楊,你認識這裡麼?”

蔡福冷不丁問了楊再興一句。

楊再興心事重重的,被蔡福一問就懵了:

“啊……不認識!”

楊再興抬起頭來一看,前方只有一個小山包,旁邊搭著一個小窩棚。

他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沒來過這兒,但是蔡福又說:“你再仔細看看,看看周圍!”

我看哪兒都不認識啊我!

楊再興有點兒賭氣了。

他覺得自從何元慶拜了蔡福做義父之後,蔡福就偏心眼兒了。

何元慶那天沒來由的針對他,之後蔡福也針對他!看來“賽玄德”也沒有那麼公道!

楊再興嘟著小嘴兒,潦草的環顧四周:“仔細看了,大伯,我不認識……”

話說到一半楊再興忽然發現不對,他又回頭望向了某個方向一座大山:“只是有點兒眼熟……”

“眼熟嗎?”

蔡福嘴角勾起一抹戲謔笑意:“小楊,你看那窩棚裡坐著一位老丈。

“你去跟他問問路。”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