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類外表光鮮奪目,其內心深處卻潛藏著自遠古時代遺留的蠻荒、狂野和粗暴的習性。這些習性於特定情形下會被激發,致使人類做出一些有悖道德甚至殘忍的行徑。這些習性深深植根於人們內心最自私的理念之中,實乃人類本性的一部分。然而,當我們翻開《聖經》,會驚異地發現其中對天使的描繪與人類的自私形成了天壤之別。天使被刻畫成擁有最為理想化的道德準則,具備無私、博愛、智慧、善良、明智、強大等熠熠生輝的品質,甚至還能夠自由翱翔。當這些完美無缺的天使形象躍然於銀幕之上時,它們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為重要的是,它們給少司命們帶來了一場關於人性的深邃思索。在與天使的完美無瑕相對比時,人類的醜惡和自私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格外引人注目。這種強烈的對比引發了少司命們內心的心理落差,促使他們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價值觀。既然有人鍾情於天使,那麼必然也會有人鍾情於魔鬼。魔鬼的性格瑕疵使它們看上去更貼近人類,而人類在某些方面亦與魔鬼如出一轍。這種相似性讓人們對魔鬼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愫,或許是因為魔鬼的形象更能映照出人類內心深處的陰暗面。心上硃砂,眉間雪,這些美好的意象與魔鬼的薄情寡義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種反差不僅讓我們洞悉了人性的紛繁複雜,也讓我們恍然大悟,無論是天使還是魔鬼,都不過是人類內心世界的一種映照罷了。

那痛入骨髓的感覺,猶如萬蟻噬心,換來的卻是薄情寡義。愛的越深,疼得越狠,而那難以忘懷的,恰似那苦澀中微微醺人的淡淡甜味,如同一顆糖,它雖甜蜜了味覺,卻欺騙了真心。然而,感情卻如那糖一般,黏著不走。時光,無疑是最精準的測謊儀,它會讓人忘卻那些不該忘卻的事情,彷彿那些事情從未發生過。有時候,我們會感嘆那些被遺忘的曾經,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對於那些斑駁陸離的所謂情感的一種祭奠呢?祭思賦,賦一曲情不長。奠杯酒,濁幾幢寒涼。陰陽相融,水乳交融,孤單了的太極一端黑白,卻有著清新的看破。每一個字,都彷彿是用鮮血書寫而成,恰似曹雪芹所寫:“字字寫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寫作時,作者往往不會直接袒露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而是將那些難以言表、柔軟易碎、疼痛難忍的部分深埋起來。這些內心的創傷和痛苦,宛如被深埋在心底的秘密,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會在筆觸間若隱若現。有時候,作者會選擇用堅強的外表去掩飾這些痛苦,將它們轉化為文字,讓它們在紙上肆意流淌。然而,這種堅強的背後,卻是比相思淚更苦澀、比求不得更綿長的痛楚。在一場場與內心的鏖戰中,作者逐漸從自己曾經寫下的文字中領悟到了一種慰藉。然而,這場情殤帶來的除了對自己的慰藉,又能在誰的心中泛起漣漪呢?最讓人無奈的是,那不屬於自己的人,以及那顆並不愛自己的心。人心是如此變幻莫測,得到他是如此艱難,而失去他卻又如此輕而易舉。

有時候,那些曾經如膠似漆的愛慕表達,恰似那重重過往中最撲朔迷離的畫面。宛如三杯兩盞濁酒,雖能暫且將煩惱拋諸腦後,卻終究難以撫平心中的傷痛。最終,作者只能將這杯酒敬給那清風明月,任它們見證自己的孤寂與無奈。恍惚間,你的眉眼恰似天邊那鉤殘月,清冷而遙遠,令人難以觸及。時光匆匆,歲月如梭,物是人非,我們已難再相見。酒杯不停,思緒卻如潮水般翻湧,心煩意亂。我總是嘗試著寬慰自己,告訴自己別人的東西如同鏡花水月,不值得覬覦,然而內心深處,卻始終無法遏制對那一抹你眼神裡虛偽卻讓少司命情不自禁地倍加珍視的溫柔的思念。他宛如一件稀世珍寶,當我奮力追逐他時,少司命便一廂情願地認定他是屬於我的。可是,當我還他自由,任他離去時,他卻成了別人的囊中物。這一切無不表明,他從未真正屬於過我。然而,我卻身不由己地為了那份不屬於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