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實中的梁桂玉卻如同一道意外的閃電,打破了他心中的美好幻想。至少有二十六七歲的光景,這是莫離對湘琴年齡的初步判斷。畢竟從他們之間往來的信箋來看,湘琴在信中的言辭猶如一位智者,老練而睿智,彷彿用她的智慧為莫離年少時的迷茫點亮了一盞明燈。然而,當莫離真正見到湘琴時,他才驚訝地發現,這個看上去比他還要年輕一些的小姑娘,竟然就是那個在信中給予他諸多指導和鼓勵的人。莫離覺得,湘琴的正式名字“梁桂玉”雖然在社會環境中被廣泛使用,但卻如同一顆平凡的石頭,毫無特色且生硬無比。相比之下,他更喜歡稱呼她為“湘琴”,這個名字恰似一陣和煦的春風,更能體現出她的親切和溫柔。不過,湘琴對於自己的名字卻有著別樣的見解。她告訴莫離,這個名字的淵源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河流,源自近代史中的一位名人,而且這個名字曾經一度是他們家族的無上榮耀。在這個小城裡,梁家人猶如那璀璨的星辰,備受人們的敬仰,即便如今家中只剩下湘琴一個人生活,這份家族的榮譽依然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深深地銘刻在人們的心中。她的生活宛如一首寧靜的詩篇,平靜而安逸,沒有絲毫波瀾,彷彿一泓寧靜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雲。這種生活狀態,對於莫離來說,就像那遙不可及的星辰,令他心生無限的羨慕。莫離,一個來自北方的男孩,他對湘琴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如同那追逐著光芒的飛蛾。湘琴在這個與眾不同的環境中,彷彿是一隻輕盈的蝴蝶,能夠自如地穿梭於花叢之間,輕鬆地適應一切,這種能力讓莫離不禁為之感嘆。
湘琴所贏得的尊敬,猶如冬日暖陽,自然而然地散發著溫暖。那是一種歷經歲月沉澱的家族榮耀,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山,無需多言,便已令人心生敬畏。這種氣質,讓莫離心中那份故作高傲的尊嚴,在庭院深邃的歷史底蘊面前,猶如風中殘燭,漸漸黯淡無光。莫離開始明白,自己所謂的尊嚴,不過是年少輕狂時的一種自我炫耀。而在湘琴面前,他的這些故作姿態如同泡沫一般,一戳即破。然而,面對如此情形,莫離卻如鯁在喉。他茫然失措,不知該如何應對,畢竟那時的他太過年輕,僅有二十歲的年紀,對世事的認知還如蜻蜓點水般淺薄。他曾經因一時的衝動,踏上中國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妄圖尋覓一個更契合自身的身份。可現實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他的心頭。他四處碰壁,無論是在校園的象牙塔中,還是在社會的大染缸裡,都深切感受到一種如影隨形的虛偽與做作。校園裡的生活,本應是一汪清澈見底的泉水,純淨而美好,可莫離卻覺得那裡瀰漫著虛偽的濃霧,令人窒息。他對這種環境心生厭惡,疲憊不堪,卻又束手無策。安夢瑤在他心中恰似一顆璀璨的明珠,既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他似乎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她捧在手心,卻又感覺難以真正掌控她。這種矛盾的情感讓他對安夢瑤既滿懷渴望,又充滿無奈。他自認為已經洞悉了安夢瑤的一切,這使他對生活的熱情逐漸消退,宛如一潭死水,無論如何攪動,都無法泛起一絲漣漪。年輕而躁動的心靈,總是渴望著一些超凡脫俗的情感,或許正是因為他飽讀詩書,領略過太多的傳奇故事和紛繁情感,所以他總是無法滿足於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束縛和規矩。
年輕時的莫離,內心猶如一頭桀驁不馴的野馬,奔騰著不羈的氣息。他不甘被現實的牢籠束縛,渴望著衝破常規的枷鎖,去追尋那些真正令他心動的事物。最終,為了掙脫這束縛,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離開,去承受遠離家鄉的淒涼生活。儘管這段日子短暫而苦澀,但他依然堅如磐石,不願向現實屈服。然而,無論他怎樣努力,都無法逃脫湘琴那如鷹般銳利的眼睛。湘琴宛如一個未卜先知的仙人,輕而易舉地洞察到了莫離的來意。她熱情地邀請莫離常來家中做客,並每次都精心準備如珍饈般乾淨美味的地方小吃來款待他。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