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何必送目 (第3/4頁)
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東周公子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小珊手指微微發緊:“可是......萬一有人偷槊呢?”
王揚為了帶著方便,讓人在車壁外做了個槊架,然後說笑般給陳青珊講了《三國演義》中胡車兒盜戟的故事。結果陳青珊聽完之後就作了病,晚上宿營時竟執意要睡在車轅旁,王揚哭笑不得:“你與其睡槊旁邊,不如讓槊睡你旁邊,你真要放心不下,卸下來抱著睡不就完了嘛。”
結果陳青珊還真就抱著槊睡的......
王揚正準備再給陳青珊講個故事,把這個偷槊的陰影覆蓋掉,結果車外傳來王揖的聲音:“之顏吶!別藏著了!快下車換馬!如此奇景,你我不得欣賞吟詠一番?”
王揚聽到這句話彷佛回到了四天前出發的時候,頭一天幾乎都是跟王揖在馬上度過的,兩人吟風談賦,開銷白日,確實不錯。後來王揚倦了回車內,結果王揖連番來邀,一開始王揚還陪了幾次,可特麼總來叫,一天四五趟,這誰能受得了?
王揖一不是美人,二不是基友,又沒《潘勖集》的魅力大,何況王揚對此還懷有戒心,怕再來個冷箭什麼的,所以就開始花式推辭,而王揖則鍥而不捨,花式來請。
“過一次當陽縣,天門閶不看啊!”
“掀簾看過了......”
王揖叩壁催叫:“那看能看好嗎?足履實地,方知造化。步移景換,始得真趣!”
王揚應聲對道:“能看好啊!心遊萬仞,何須足履?臥覽雲山,亦是逍遙。”
“......”
“之顏你先下車,咱這回玩個有趣的!連環令!每人兩句,每句三字。一三押,二四押,連環不斷,專詠勝景!看我的啊:荊楚穹,天門閶。你下來,咱們送目成詠!”
王揚執卷而笑:
“勝景在心,何必送目?崑崙峰,峨眉霜。華山松,巫峽江。武陵峒,黃山嶂。蓬萊宮,雁雲蕩。姑蘇鍾,洞庭檣。建業艟,廣陵艡。天台蛩,終南菖。瀟湘虹,蒼梧光。阿叔你對完這八聯,我立馬下車,咱們接著對。”
王揖出師未捷,直接敗退......
——————
正文3247字。
注:1帕倫克是瑪雅古城之一,瑪雅原名叫lakam’ha,意思是有很多水的地方,現藏帕倫克遺址博物館中的雕刻嵌板(見下圖)記載了490年8月25日遷都之事,是為倫帕克王朝的前身。
圖片引自skidmore, joel. the rulers of palenque. mesowe
(格式不支援加斜,接上圖mesoweb publications, 2010, p. 18)
2或許有小夥伴會對水曹那段情節不理解,我稍微解釋一下,一方面我寫劇情中一些關鍵的點時很少會做說明書似的描述,直接寫a是如何如何,b是如何如何,就像王揖,我從來沒直接寫過王揖是哪一派的人,他傾向是什麼,他的目的又是什麼?但只要讀完他和蕭寶月寺廟中的對談,即便讀得淺的也能知道一點,讀得深的瞭解就更多了。
像今天水曹衙門裡的對話,一些點比如劉寅派遭清洗,由此引申的那清洗者誰?有清洗就有換人,換人的目的又是什麼等等還有其他點都是埋在這個對話裡的,有些點要貫通前後文才會看的更明白,比如之前蕭寶月和王揖對話中提到的那個天子問丘雄的情節,有些則要以多米諾骨牌式的鏈鎖反應看才更明晰。比如劉寅幫巴東王收生意,由此導致他沒時間也沒心思理會水曹這種小事,因為不理會所以才能引發現本章中水曹衙門發生的場景,而此場景又會——不劇透。
另一方面我的寫作主旨一直是活在南朝,像旅行,或者說旅居。
旅遊的重點是感受,而不是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