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之間,來到了1972年。

整個杏鶴村都煥然一新了,泥土路沒了,變成了石子路,石子路的路邊都通電了。

甚至整個杏鶴村家家戶戶都通電了。

杏鶴村開發的荒田越來越多,所種植的葡萄面積也更多了,鳳尾山也規劃出一條路而。

春天的時候,喬早早等人會去鳳尾山撿菌子,秋冬的時候,便是民兵打獵分肉的時候。

鑑於杏鶴村不缺野豬肉吃,但是其他生產大隊缺少豬肉吃,於是,白鷺公社書記季星寒,率先提出家庭養豬政策。

這政策是“購一留一”,在杏鶴村率先試點,如果試點成功,那麼後續將會實行。

這一政策出來,杏鶴村家家戶戶都開啟了養豬的一年,少的話養兩隻豬,一隻給白鷺公社組織,自個留一隻。

好的話,會養八隻豬。

不過老喬家就養了四隻豬,主要是喬明灝、喬明煒、喬明洵如今三家都搬去白鷺公社居住。

畢竟他們要在白鷺公社上班,孩子也在白鷺公社第一中學唸書。

這四隻豬是謝酥酥和喬崇霖在養,到時候老喬家其他人給他們錢便是了。

杏鶴村的生活還在變好,這一年數學比賽改變賽制了。

小學數學比賽不再進行劃分一年級、二年級……到五年級。

而是直接把一年級到五年級都包含了起來,並且名額也進行縮減。

毫無疑問,喬早早再次代表白鷺公社,代表鷺城參加數學比賽,十一歲的她拿下了全省第一。

這也意味著,喬早早連續三年拿下了數學比賽第一,創造了閩省數學比賽的歷史,打破了閩省數學比賽的記錄。

喬早早的學霸之名,早已深入人心了,老喬家在白鷺公社又買房了。

而這買房卻是買出事情了。

1972年的6月1號。

白鷺公社,趙家。

“什麼?老喬家又要買房了?”趙晚晚猛地拔高聲音。

從1970年三月再到1972年六月,她是親眼看到老喬家日子過得有多好,比起前世來,老喬家的日子過得好到離譜。

一些鷺城那邊的人,生活都沒老喬家好。

而她呢,反而越過越差,只能租房住,還得幹活,尤其是連最引以為傲的學習成績都變得越來越差了。

趙晚晚總覺得事情不對勁。

她一個重生人士,怎麼生活就過得如此狼狽?如此落魄呢?

她看著臉上露出皺紋的周雨樂,再次開口,“這老喬家真要買房?”

周雨樂點了點頭。

她如今也是沒脾氣了,當初和趙成程離婚之後,好不容易努力工作才轉正的。

她根本不敢搞事情,生怕連工作鬧沒了。

“怎麼會這樣啊?”趙晚晚咬著牙說道。

老喬家過得越來越好,越證明是當她當初是多麼的有眼無珠。

這時候,趙飛鵬走了進來。

十八歲的趙飛鵬,如今人高馬大,寸頭,軍綠色的衣服,一手插兜,一手拿著外衣,配合著一米七四的身高,顯得無比帥氣。

他剛進入趙家,便發現氣氛不對。

“怎麼了?”他詢問起來。

趙晚晚咬牙說道:“老喬家又要買房了,這一次是去鷺城買房。”

趙飛鵬眼睛一亮,“好啊。”

“那可太好了。”趙飛鵬眉開眼笑,“咱們不是要去鷺城黑市倒賣東西嗎?”

他和趙晚晚隱瞞著周雨樂關於親子鑑定的事情。

他們等待了一年多,終於得到了“白細胞抗原檢測”方法,這一次去鷺城為的就是得到這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