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意外之喜 (第2/2頁)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止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廷敬也在胤禛的府中,詢問胤禛是否有將九阿哥拉攏到他們陣營的可能。
胤禛給了陳廷敬一個否定的答覆。
但凡陳廷敬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胤禛都不會給出這麼篤定的答案。
只是陳廷敬雖然也有自己的私心,但瑕不掩瑜,他本身還是一個奉公廉潔的人,所以胤禛也不想欺騙他,讓他做一些無謂的付出。
陳廷敬問為什麼的時候,胤禛給了他一個讓他無法反駁的理由,那便是清流向來注重名聲,而胤禟則將“利益至上”奉為圭臬,道不同不相為謀。
陳廷敬一想也是,於是便將這件事拋諸腦後了。
陳廷敬離開之後,胤禛坐在暖閣裡頭看著外頭飄起的雪花,對自己方才的答覆嗤之以鼻。
胤禛與清流打交道也有一段時間了,他發覺清流裡頭大部分都是些沽名釣譽的偽君子,真正像陳廷敬這種的,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
因為滿漢地位差距懸殊,那些漢人沒有出頭之地,便將他們生生地逼成了悲天憫人的“清官”。
可真當金錢和權利擺在眼前的時候,他們的吃相可比滿洲勳貴們難看得多。
要是真有機會將胤禟從胤禩的陣營里拉出來,大部分清流恐怕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畢竟胤禟指甲縫裡露出的一點東西,就夠他們吃飽了。
而滿洲勳貴自小錦衣玉食,對一些蠅頭小利反而不甚在意。
他們看的上的,是真正握在手裡的實權和晉升之路。
人的本性逐利,胤禛也並沒有因此看不上那些清流的意思,因為他其實很清楚,清流裡頭有真才實學的大有人在,他們只是苦於沒有發揮才華的餘地。
如果將滿漢的地位互換,大部分清流能真正成為為國為民的好官,但自小錦衣玉食前程無憂的滿洲勳貴,大機率都會變成紅樓楚館,茶坊酒肆的常客……
胤禛這般想著,捏著茶杯的手緊了緊。
人都有“護短”的情結,他也不例外。
偶爾在面對陳廷敬等人之時,他也會感慨,要是陳廷敬他們是滿人就好了。
然而感慨過後,他又會想起當初二哥曾說過,天下廉官無一人出身滿人,便覺得自己的想法可笑。
有句話叫做“食君之祿中君之憂”,可滿人從出生到死去,一生都在被漢人供養著,不為皇帝分憂,也能過得逍遙自在。
所以滿人並不具備成為廉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