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流程,一樣的待遇,幾個小蘿蔔頭很快就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只有胤禩,抱著一塊點心拘謹的坐在了一旁,看著幾位哥哥聊天。

胤礽瞥了一眼,心中泛起一絲不忍。

若說他是個多聖父的人,胤礽不太認同,可他從後世而來,屬於那種明明自己過的不如意,卻見不到這世間疾苦的普通人。

上輩子他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作死,在他落魄之時,沒有兄弟落井下石期盼他早死,對他而言這已經是莫大的安慰。

這輩子雖然決定尊重歷史,擺爛做個不問世事的皇太子,但也想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給這些兄弟們一些幫助,起碼不要走到同室操戈的地步。

同時還有一點點私心,希望兄弟們爭奪皇位的時候能對他這個太子下手輕一點。

胤礽臉上掛上溫和的笑容,衝著胤禩招招手,

“小八,過來。”

聽到呼喚,才五歲的胤禩白嫩的小臉上有些發懵。

長到這麼大,他能感受到的善意其實很少,因為一開始,惠妃就是打著給大阿哥胤禔養個助力的念頭,才養的胤佑胤禩。

胤佑天生有腿疾,康熙倒還有幾分憐惜,惠妃因著養育胤佑也獲得了不少好處,所以不論是出於哪方面的考量,惠妃對胤佑的態度都還可以。

可胤禩就不同了。

胤禩的生母衛氏只是一個辛者庫的奴婢而已。

在這個時代,哪怕是奴婢,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像如今身居高位的妃嬪,除了佟貴妃、鈕鈷祿貴妃、儲秀宮那位元后的妹妹,以及兩位從草原上接來的妃子以外,其餘幾位大多都與包衣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說白了,滿洲八旗除了各旗主的家族算是出身高貴,有話語權之外,其他家族對皇家來說只是奴才。

這點在上三旗之中尤為凸顯。

畢竟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是由皇帝親自統領,這幾旗附屬的家族都是皇帝家奴。

家奴之間也有貴賤之分。

若非如此,烏雅氏和衛氏同樣出身於正黃旗包衣,烏雅氏入宮就被帶到了承乾宮,衛氏卻成了辛者庫的奴才。

這裡頭的門道幾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也就只有如胤禩一般才幾歲的小娃娃,才不懂為何兩人境遇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簡單來說,就是良妃身上流著罪奴之血。

她的父母乃至整個家族的人都是罪奴,是八旗中最低賤的一類人。

若非衛氏有著過於優異的皮相,康熙絕不可能會寵幸她。

不過康熙寵幸了衛氏之後,卻從沒有想過讓她生下自己的孩子,但衛氏這個女人手段了的,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將孕信瞞了下來。

又在家宴中暴露出來,康熙雖惱怒,卻也不好明目張膽的讓衛氏流掉孩子,畢竟當時三藩之亂在緊要關頭,為了避免傳出什麼風言風語,康熙只能將一腔怒火忍了下來。

後來,良氏在生下胤禩之後,康熙也基本收拾完了內亂,衛氏算計帝王的苦果才開始慢慢吃到嘴裡,連累胤禩也極不受康熙待見。

康熙從不是什麼大肚能容的人。

這些隱秘的往事,都是上輩子胤礽想要籠絡幾個弟弟特意花時間瞭解的。

乖巧安靜的胤禩聽到胤礽叫他,起初還有些不可置信,待看到胤礽又對他招了招手,才遲疑著從凳子上爬下來,邁開小短腿兒朝胤礽走過來。

五歲的小孩看起來瘦瘦弱弱,走到胤礽面前還不敢抬頭看他的眼睛,只敢怯生生的喊道,

“太子哥哥。”

胤礽抬起手在他看似光溜溜的腦門兒上摸了一把,問他,

“點心好吃嗎?”

被摸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