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新兵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恐懼、震驚、悲痛……各種複雜的情緒在他心中交織,讓他幾乎無法呼吸。

周圍計程車兵也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一時間,整個陣地彷彿被時間凝固了一般。

“撤退撤退!”

隨著坎寧安上校那急促的命令響徹整個美軍陣地,美軍士兵的撤退開始了。

坎寧安上校的本意是希望美軍撤退到機場附近,利用附近的碉堡阻擊日軍。

詹姆斯少校立刻接過指揮權。

“各小隊注意,按照預定計劃,迅速而有序地向第二道防線撤退!”

詹姆斯少校的聲音透過無線電波,清晰地傳達到每一個士兵的耳中。

他深知,在如此混亂而危險的環境下,保持冷靜和紀律是生存的關鍵。

美軍士兵們開始迅速行動起來,他們互相協助,確保傷員被優先撤離,同時不忘攜帶關鍵裝備和彈藥。

煙幕為他們的撤退提供了一絲掩護,但日軍炮火的轟鳴依舊不絕於耳,每一次爆炸都像是死神的嘲笑,提醒著他們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在坎寧安上校的戰略構想中,第一道防線作為誘敵深入的陷阱,旨在消耗日軍的銳氣與物資;而第二道防線,則是他寄予厚望的決戰之地,那裡不僅有更為堅固的工事,還隱藏著他為反擊精心準備的“殺手鐧”——105毫米榴彈炮。

然而,戰爭是不會按照指揮官的意願而發展的。

當第一道防線在日軍的猛烈炮火下迅速崩潰,美軍的防線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搖。

士兵們面對的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加之連續的戰鬥已經讓他們身心俱疲,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他們在人數上本就處於絕對劣勢。

再加上海上還有日軍的戰艦。

如果真如長官說的那樣紐頓少將的艦隊就在附近,他們在昨晚日軍炮擊機場的時候又做了什麼?

他們此刻只覺得自己成為了這片孤島上的棄子。

絕望在戰場上開始蔓延。

美軍士兵們的心理狀態達到了崩潰的邊緣。

第一道防線的失守,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沖垮了他們心中的最後一道防線。

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火藥味和濃重的血腥氣息,這些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戰鬥的殘酷與無情。

隨著日軍勢如破竹的進攻,美軍的防線逐漸瓦解。

士兵們或是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或是抱頭鼠竄地尋找著隱蔽之處,這群美國大兵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紀律與秩序。

尤其是在面對日軍那越來越近的刺刀的時候。

指揮官們的呼喊與命令,在這片混亂中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彷彿被狂風捲走的落葉。

坎寧安上校站在不遠處的高地上,目睹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他深知,這樣的潰敗不僅意味著戰術上的失敗,更將對整個部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他試圖透過無線電與各個小隊取得聯絡,但回應他的往往是斷斷續續的呼救聲或是沉默的無線電波。

有計程車兵在奔跑中摔倒,被後續的人潮踐踏而過;有計程車兵則躲在廢墟之後,瑟瑟發抖,眼中滿是恐懼與絕望。

他們的裝備散落一地,武器被丟棄,彈藥箱被炸開,一切都顯得那麼狼狽與不堪。

這種大面積的潰退,不僅讓日軍的進攻變得更加輕鬆,也讓整個戰場的局勢變得愈發危急。

坎寧安上校深知,此時此刻,任何責備與懲罰都於事無補。

他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穩住局勢,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