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萊徹在夜色中默默地思考著。

他回想起自己所知的歷史,珍珠港事件時,太平洋艦隊擁有九艘戰列艦,(賓夕法尼亞號,內華達號,俄克拉荷馬號,亞利桑那號,田納西號,加利福尼亞號,科羅拉多號,馬里蘭號,西弗吉尼亞號)其中一艘是訓練艦(猶他號)。

在那場突如其來的攻擊中,四艘戰列艦沉沒,四艘受傷(科羅拉多號儲存比較完整)。然而,現在他面前的珍珠港內卻有十一艘戰列艦靜靜地停泊,倒不是說這與他所知的歷史有著顯著的不同,而是大西洋艦隊增兵了,用的太平洋艦隊的船。

他知道,在1934年面對崛起的希特勒勢力時,戰列艦密西西比號已經從太平洋艦隊調往大西洋艦隊,以應對納粹崛起的威脅。而在1938年,太平洋艦隊仍有12艘戰列艦。但是從1938年底到1939年初,原屬於太平洋艦隊的德克薩斯號也被編入大西洋艦隊,並擔任大西洋分隊的旗艦。

根據約翰透露的金梅爾上將的命令,以及弗萊徹本人從參議會獲取的情報,新墨西哥號和同級的愛達荷號也將透過巴拿馬運河前往大西洋,幫助英國皇家海軍分擔納粹德國的壓力。這一決策表明,美國海軍正在重新評估其戰略佈局,以應對全球不斷變化的政治和軍事局勢。

弗萊徹站在碼頭上,看著遠處的戰列艦,心中充滿了沉思。他知道,這種軍事調動不僅僅是戰略上的調整,更意味著太平洋艦隊的力量將會減弱,而這可能會對珍珠港的安全構成新的威脅。

倒不是說兩艘戰列艦能在日軍偷襲的時候起到多大的作用。

而是整個高層的思想以及請報上已經過時了。

儘管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依然強大,但美國海軍高層對日本海軍的輕視態度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隱患。這種輕視不僅源自於對自身實力的過分自信,還源自於對歷史敵人的過時評估。

他們對德國海軍的印象似乎還沉侵在當年的公海艦隊。但那支能在各個大洋,各個殖民地正面挑戰英國皇家海軍權威的艦隊已經在“彩虹行動”中消失了。

至於日本艦隊?

擊敗了清國人他們是採用的偷襲,擊敗俄國人他們還是採用的偷襲。

偷襲珍珠港?不可能的。這絕對不可能!

先不說從距離上,珍珠港距離最近的日本海軍基地都有超過2000海里,燃油是個大的問題。那麼大一支艦隊想要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夏威夷的海域,除非情報官是日本人。

就算日本聯合艦隊真的收買了情報人員,相信以太平洋艦隊主力的火炮數量優勢,以及以逸待勞,也能擊敗日本聯合艦隊,讓他們重新感受一下被美利堅支配的恐懼。

弗萊徹站在珍珠港的夜色中,他的思緒中充斥著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深刻反思。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對歷史的走向有著獨到的見解。在他的認知中,儘管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實力大減,但日本海軍的威脅卻在不斷上升,這是不容忽視的現實,無論是已經快要完工的“大和”“武藏”,還是第一航空戰隊的那幾艘大型航母,日本海軍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三。

弗萊徹特別關注了近期英國皇家海軍在塔蘭託的戰鬥。

這次行動中,英國僅僅出動了一艘航空母艦,就成功地對義大利海軍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次行動不僅顯示了航母在現代海戰中的巨大潛力,更重要的是證明了突襲行動在現代戰爭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1940年11月11日的塔蘭託奇襲,是一場改變了海戰史的重要事件,它徹底改變了海軍指揮官們對航空力量在海戰中作用的認識。尤其是日本海軍的指揮官們。

這一夜,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艦載航空兵部隊,僅僅憑藉著光輝號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