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平原,七月流火。

金黃的稻浪在烈日下翻滾,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秸稈,空氣中瀰漫著稻穀的清香。夏淮安站在田埂上,捲起的褲腿沾滿泥漿,草帽下的臉龐被曬得通紅。他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稻田,深吸一口氣,轉頭對身後的華夏高層們喊道:

“同志們,早稻快要熟了,雙搶要開始了!”

夏淮安的聲音洪亮如鍾,在晨風中迴盪。

“雙搶”——搶收早稻,搶種晚稻。這是夏家莊推行“一年兩熟”後最繁忙的時節,也是關乎巴州百萬百姓口糧的關鍵戰役。

“三日後開始,除了必要任務,其他活動,一切以雙搶為中心!”

這意味著,一些並不急於完工的路段,可以暫停修整;工坊可以暫時減產;甚至學堂也可以放假幾日,讓年長的學子也下田幫忙。

“所有能調動的勞力,全部投入雙搶!咱們要全力進行人力調配,要全民動員!”

很快,夏淮安和周主簿等人制定了詳細的動員計劃。

學堂休課:所有華夏學堂停課十日,師生全員下田。年長學子協助收割,十歲幼童也能幫忙送水送飯。

工坊輪班:琉璃坊、鐵器廠等非緊急工坊實行“做三休一”,抽調半數勞力支援農忙。

商戶徵調:錦城東市商戶按規模出人,大商戶每戶至少五人,小商戶兩人,違者罰銀。

軍隊助耕:華夏軍、治安軍除必要戍衛外,全員參與搶收,騎兵戰馬參與馱運糧車。

“另外,”他轉向查中萍,“派快馬通知巴東郡,調一萬勞改營囚犯支援當地雙搶。告訴他們,幹滿十日且無違紀者,減刑一月!”

查中萍說道:“東家,還有一個好訊息。去楚州多日的王清芷等人,也要回來了。她們還帶來了不少楚州百姓,正在趕往錦城。”

雙搶的第一日清晨,天剛矇矇亮,錦城平原上已經人聲鼎沸。

夏淮安親自敲響了田頭的銅鑼,清脆的鑼聲在晨霧中迴盪。緊接著,上千座村莊的鐘聲、鼓聲此起彼伏,如同戰前的號角。

“開工了!開工了!”

田埂上,農工們扛著鐮刀、推著獨輪車,如潮水般湧入稻田。他們以“裡”為單位,每百人一隊,在田間迅速散開。鐮刀揮舞,稻稈應聲而倒,捆紮好的稻穀被迅速裝上牛車,運往曬穀場。

夏淮安挽起袖子,抄起一把鐮刀,大步跨入田中。

“東家,您這是……”周主簿急忙跟上。

“幹活!”夏淮安頭也不回,“今天咱們都來勞動!”

鐮刀劃過稻稈,發出“唰唰”的聲響。夏淮安的動作不算熟練,但每一刀都乾脆利落。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粗布短衫,順著下巴滴落在泥土裡。

不遠處,查中萍帶著一隊鄉勇軍士兵,同樣彎著腰收割。這些平日握慣了刀槍的漢子,此刻卻像最樸實的農夫一樣,手腳麻利地捆紮稻穗。

“老六,你那邊慢了!”夏淮安高聲喊道。

查中萍抹了把汗,咧嘴一笑:“東家,您可別小瞧人!咱們當兵的,幹農活也是一把好手!”

田壟間,沈紈音領著醫護隊的姑娘們,挎著竹籃穿梭其中。她們為農工們遞上涼茶、擦汗的布巾,偶爾蹲下身,為不小心割傷手指的農工包紮傷口。

“沈團長,您歇會兒吧!”一名老農遞上一碗涼茶。

沈紈音搖搖頭,將涼茶轉遞給身旁的農工:“大叔,您先喝。我們年輕,扛得住。”

正午時分,平原上蒸騰著熱浪。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銅鈴聲。

“後勤隊來了!”有人高喊。

農工們直起痠痛的腰,抹去額頭的汗水,望向田埂盡頭——只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