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這一方面趙言倒是有點心得,剛開始進入朝堂的時候因為家世的原因很多人對他幾乎都是蔑視,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裡,他就算考上了狀元,但依舊改變不了卑微的出身。

那時候他身邊唯一可以交心的只有楊逸之,其他人都是點頭之交。

隨著這些年他的顏值越來越高,想要攀附他的人更是數不勝數,但趙言並沒有因為地位和財富迷失自己,他既不主動也不會直白的拒絕,打太極是他最常用的方式。

他現在是以和善在朝中出名,相比較於越來越暴躁的曹閣老,趙言一直都像沒有攻擊力的溫水,很多官員常常被趙言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對他們來說趙言起碼不會突然把他們罵的狗血淋頭,因此趙言在朝中的人緣還不錯。

就算是周尚書曾經對趙言恨的牙癢癢也沒說過趙言幾句壞話。

“玄知,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就好,不要過於在意外界的看法,當你真正能靠自己的本事立住的時候,那時候就不會再有人提出質疑,你反而會成為一個榜樣。”趙言十分清楚這個道理,沒有成功的時候講再多,在別人眼裡都是狡辯,當成功一旦到來,那所有的一切都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趙玄知這樣初出茅廬的人來說穩紮穩打才是最重要的,遇到有眼緣的人可以深交,其餘的人可以不用在意。

說白了,官場如戰場,都是玩心眼這個地方,翰林院雖說是清貴之地,但裡面有數不盡的陰謀詭計,只會死讀書可不行。

“當然,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互惠互利。”趙言提點道,官場可不適合不為五斗米折腰這種硬骨頭,凡事皆有多種可能,若是過於執著反而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偏。

有人過來湊近乎那就表明這邊“有利可圖”,適當的跟這些人打交道並不是壞事,只要沒有觸及到自己的原則,某些事情應下也無妨。

就當是給自己以後多條退路。

一直和書打交道很少與人溝通交流的趙玄知似懂非懂的點頭,他感覺自己參透了點什麼,但是又隔著薄薄的一層霧,這件事情他還不能立刻下定論。

“你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不能徹底琢磨明白,給自己一些時間,不要逼得太緊,或許這更有利於你把這件事情徹底想明白。”趙言耐心的開導著趙玄知,誰剛進入官場都是白紙一張,今後這張白紙能不能濃墨重彩就得看每個人有什麼本事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受到啟發的趙玄知沒有過於去糾結這些事情,他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正事上面,出色的能力再加上如雷貫耳的家世,趙玄知從進入翰林院起一直都是受人關注的存在,做什麼事情都會有人盯著,幸好他最不缺的就是專注力,一旦開始做某件事情就會徹底投入,不管身邊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都能視若無睹。

“真不愧是趙閣老家的,這次翰林院算是撿到寶了。”掌院捋著花白的鬍子眼睛閃過一絲精明。

既然人在他手底下,若是不好好利用一番,他會覺得無比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