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五代十國年間,先後出了很多皇帝,其中有一位亡國之君就是後蜀皇帝孟昶;正史中這位孟昶大多被描繪成驕奢淫逸的形象,其實這主要是宋史的記載,但後蜀流傳的一些史傳中孟昶確是一位有文才武略的明君,這裡就不相加贅述了。相傳在公元958年間,趙匡胤手下一位謀士苗光義來後蜀拜會孟昶。這位苗光義來路也很大,他是陳摶老祖的親傳弟子,學成下山後輔佐趙匡胤;其中的陳橋兵變等重大事件都是他的出謀劃策,苗光義深得陳摶的真傳,對五行八卦、風水術數有很深的造詣。他拜見當時的後蜀皇帝孟昶,孟昶也是對五行、風水很感興趣,便讓苗光義卜上一卦,苗光義一番做法後看卦象大吃一驚;孟昶見苗光義臉色陰沉,忙問其原因,並說但直說無妨;苗光義來之前也瞭解到孟昶是一位明君、為人和善,況且他是趙匡胤的親信也就沒有半點隱瞞。原來卦象中顯示後蜀氣數已盡,不出數年便會滅亡,但孟昶的命運卻有兩個,一是隨蜀滅亡,另一個是飛天成仙。早在955年,後周世宗柴榮派兵從秦州出發伐蜀,輕而易舉便佔領了秦、鳳、階、成四州,從那時起孟昶便明白後蜀這塊地方是培養不出驍勇善戰計程車兵來的,滅亡也是遲早的事情。於是便問苗光義自己如何昇仙,苗光義說離蜀地東南400裡有一座山叫升龍山,你把陵墓建在那裡,我會跟陵墓主事者安排交代風水格局如何排布。就這樣孟昶派人跟隨苗光義找到生龍山,並在那裡開始建造自己的陵寢,苗光義直到一年後才返回後周趙匡胤身邊。
果然在964年黃袍加身建立宋朝的趙匡胤派兵攻打後蜀,只用了66天后蜀便頂不住了,孟昶為了避免宋軍攻入城中造成蜀中百姓生靈塗炭,於是便命李昊寫表投降。接著孟昶作為亡國君主被送往宋京開封,具記載:“蜀人,萬民擁道,哭聲動地……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慟絕者數百人”,可見孟昶絕不是宋史中記載的昏君。他之所以沒有能夠成功這責任並不在他的身上,真正應該為這件事情負責的是四川人,有一句話叫少不入川,老不出川。四川這個地方是天府之國,物華天寶。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可是年輕人如果進去那裡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消磨銳氣。無怪乎孟昶問出那句話:吾與先君以溫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吾東向放一箭,雖欲堅壁,誰與吾守者邪。所以只能是投降了,而且史書中甚至比他還有名氣的皇后花蕊夫人,那句有名的亡國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也側面反映了這個現實。且不說歷史的真真假假,孟昶到了開封后對趙匡胤俯首稱臣,相傳第六天時苗光義便秘密去了孟昶的住所,具體說了什麼沒有任何人知道。只是第二天後孟昶便離奇死亡,更多人猜測是趙匡胤出於政治原因將其毒死的。
“喂,我說大哥,你這故事講的是挺好聽的,但跟這開石門有什麼關聯啊?”大壯不耐煩的打斷週二龍的話。“喂,大壯,別打斷週二龍的話,這關係到我們要進的石門後面究竟有什麼事物”,我沒接著往下說,這還關係著我們如果能進去後的身家性命啊。於是,週二龍接著講到:“這孟昶究竟是怎麼死的我們不好推測,但我敢肯定和這苗光義脫不了干係。宋史記載孟昶死後是被埋葬在邙山,但後蜀野史卻說邙山埋葬的只是孟昶的衣冠冢,或者說孟昶的屍身被人掉包了,而這個人就是苗光義!”說到這裡,我忍不住打斷道:“難道苗光義把孟昶的屍身最終埋到了他們原本計劃的這黑竹溝裡?”“嗯”週二龍說道,“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我是從熊阿木身上發現端倪的”。大壯抓了抓腦袋說:“這事兒跟阿木有什麼關係”。大壯不知道我倆已經找過阿木了,他當然覺得莫名其妙。這時只聽週二龍說道:“我覺得熊阿木是守靈人!”。聽到這話我渾身如過電了一般,很多事情彷彿都連線了起來,從當年熊阿木開始的極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