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兵來襲 (第1/2頁)
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 北陽玖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面對清國騎兵的出現,部落內部陷入了短暫的混亂。族人們各有想法,有人主張立刻躲進森林深處,避免與敵人正面衝突;也有人認為應該先弄清楚敵人的意圖和實力,再做打算。
譚威站在人群中,眉頭緊鎖,心中迅速權衡著利弊。他深知,僅僅躲進森林並非長久之計,若不瞭解敵情,部落可能會陷入更大的危機。
於是,他站了出來,高聲提議道:“我們不能一味躲避,必須派人偵察敵情,瞭解敵人的兵力、裝備和動向,才能制定應對之策。”他的聲音沉穩有力,立刻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幾位有威望的老人商議片刻,最終同意了譚威的建議。經過一番討論,決定由譚威、烏扎拉和另外兩名經驗豐富的獵手組成偵察小隊,前往敵營探查。
出發前,譚威按照解放軍偵察的慣例,對小隊成員提出了嚴格的紀律要求。他嚴肅地說道:“此次行動,所有人必須聽從指揮,不得擅自行動。若遇險情,寧可戰死,也絕不能被俘虜。”他還仔細檢查了每個人的裝備,確保武器和乾糧充足。
為了確保行動的安全,譚威還制定了接頭口令,並反覆叮囑小隊成員牢記。阿勒坦雖然因傷無法參與行動,但他站在一旁,看著譚威細緻入微的準備工作,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敬佩。儘管他對譚威提出的部分內容並不完全理解,但直覺告訴他,這些準備是必要的。
夜幕降臨,譚威帶領小隊悄然出發。他們藉助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接近清軍營地。經過一番周密的偵察,他們發現清軍至少五百人,裝備精良,糧草充足,顯然是有備而來。譚威心中一沉,意識到部落面臨的危機遠比想象中更加嚴峻。
回到營地後,譚威將偵察結果如實告知族人。族人們聽後情緒低落,許多人面露絕望之色。部落人口僅有百餘人,與清軍的兵力懸殊巨大,正面交鋒毫無勝算。
幾位老人提議趁夜逃亡,試圖避開清軍的圍剿。然而,當他們帶領族人悄悄向山口移動時,卻突然遭遇了清軍的箭雨襲擊。
多名族人當場喪生後,其餘人被迫退回臨時營地,最終被清軍徹底包圍。
面對如此絕境,譚威迅速冷靜下來。他意識到,此刻必須依靠有限的資源和族人的團結,才能找到一線生機。他立刻召集所有能戰鬥的族人,清點人員和武器。
經過統計,全族能戰鬥的男女共八十餘名,其中包括過半的男性。遠端武器主要是獵弓及幾把譚威改造的粗製複合弓,箭支不足一千五,每人不到三十支。
面對近五百名裝備精良的清軍,箭支的使用必須極為謹慎,每一支箭都可能決定生死。
譚威站在族人面前,目光堅定地說道:“我們雖然兵力懸殊,但並非毫無勝算。只要合理利用資源,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就有機會反敗為勝。”
就這退敵八法,言簡意賅,點燃了族人的希望。他迅速制定了防禦計劃,將族人分成小組,分別負責警戒、防禦和後勤。
他還特別強調,箭支必須精準使用,絕不可浪費。族人們雖然心中忐忑,但在譚威的指揮下,逐漸恢復了信心。
部落營地位於森林高地,四周林木茂密,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譚威站在營地邊緣,俯瞰著下方的地形,心中不禁讚歎阿勒坦的軍事素養。
正是阿勒坦當初選擇了這片高地作為營地,才為部落提供了天然的防禦屏障。譚威深知面對清軍騎兵的來襲,必須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才能有一線生機。
夜幕降臨譚威迅速召集族人,開始周密的部署。他首先安排戰士們輪流休息,確保他們在戰鬥時能夠保持充沛的體力。
隨後他讓婦女們砍伐樹枝,製作鹿角障礙物,以阻擋騎兵的衝鋒。同時,他指揮眾人挖掘壕溝和陷馬坑,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