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威一戰立威後,商隊中再無人敢找他的麻煩。他的身手和幹練讓眾人心生敬畏,就連平日裡囂張跋扈的王猛也收斂了許多,甚至有意避開譚威的目光。商隊的氛圍因此變得平和了許多,眾人各司其職,行程也愈發順利。

眼見山海關將至,商隊眾人緊繃的神經逐漸放鬆下來。山海關是遼東通往漢地的唯一關隘,過了此地便意味著離家鄉更近了一步。李七對譚威的態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最初的謹慎觀察轉為主動親近。

一日傍晚,商隊在一處山谷中紮營,李七特意邀請譚威共進晚餐。餐桌上李七命人擺上了幾道精緻的菜餚,還特意開了一罈珍藏多年的老酒,這些東西其實在旅途中是很珍貴的,李七能在此時拿出,足夠看出他對譚威的抬識。

他親自為譚威斟酒,語氣中帶著幾分欣賞:“譚兄弟,此次相遇實屬緣分,你身陷遼東,寧肯北上落於野人女真部落,也不屈服於滿清,同為漢人在下在佩服,我敬你一杯。”

譚威舉杯與李七對飲,酒香醇厚入口綿長,雖然是古代的酒,不比前世的蒸餾佳釀,可是對比在部落時的糙米濁酒,已經是瓊漿玉液了,二人卻是相談甚歡。

酒過三巡後李七藉著酒意,試探性地問道:“譚兄弟,你身手不凡,不知是否有意從軍?如今世道混亂,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我兄長李德尚是靜海軍的參將,若你有意我可為你引薦。以你的本事,定能在軍中大展拳腳,將來封侯拜將也未可知。”

譚威聞言心中暗自思索,他雖對李七的提議有所心動,但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他早已計劃好,直接投奔直隸的京營才是上策。那裡是朝廷的核心機會更多,也更適合他這個穿越者實現改命計劃。

於是譚威微微一笑,婉拒道:“李兄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自幼在北地,不過是為了打獵謀生,一身蠻力也只是為了討生活,對從軍並無太多興趣。此次南下也只是想回到中原,尋一處山林,過些平靜的日子。”

李七見譚威態度恭敬言辭懇切,便不再勉強。他拍了拍譚威的肩膀,笑道:“人各有志,譚兄弟既然有此打算,我也不便多言。只是若有朝一日你改變主意,隨時可來靜海找我。”譚威點頭稱謝,二人繼續飲酒暢談,氣氛融洽。

一旁的張來福聽到二人的對話,心中暗覺可惜。他深知譚威的本事,若能留在商隊或從軍,定能有一番作為。但見譚威心意已決,他也不便多言,只是默默地為譚威斟了一杯酒,表達自己的敬意。

距離山海關只剩一天行程,商隊一路平安無事,眾人的心情愈發愉悅。沿途的風景也變得更加秀美,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彷彿在為他們的順利歸程增添幾分詩意。

夥計們開始盤算著此行的收穫,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有人計劃著回家後為妻兒添置新衣,有人想著用賺來的銀兩修繕房屋,還有人打算買幾畝田地,過些安穩的日子。

譚威騎在馬上,望著遠方的山巒,心中也感到一絲輕鬆。他知道自己離中原越來越近了,商隊眾人歡聲笑語,沿途的美景與歸家的期盼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面。

夜幕降臨後,商隊在一片低窪地安營紮寨。李七為了舒適,特意選了一處避風的地方,認為此地距離關口較近,且有清人軍隊在附近巡邏,馬賊不敢輕易來犯。

畢竟商隊每次往來都會向各方交稅,各方勢力也預設對商人提供庇護。李七對此頗為自信,覺得此地既能避北風,夜間休息也會更加舒適。

然而譚威卻對李七的選擇感到不安,他仔細觀察了周圍的地形後,發現營地四周毫無屏障,地勢低窪,極易被敵人從高處突襲。

他面色凝重地緩緩踱步至李七身側,刻意壓低嗓音向其輕聲提醒道:“李兄,雖說此處確實能夠躲避狂風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