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下滑,變成別的城市眼裡的負擔,每年都有很多人跑到外地打工。

李達康剛到這兒的時候,情況特別糟糕。

但他沒管那麼多,硬是把林城搞成了一個金融城市,吸引了不少外地的金融公司。

花了幾年工夫,才讓局面緩和下來。

就憑這事,他一路升官,最後去了京州。

之後周桂春接手林城,沿著李達康的路子繼續發展金融城市。

畢竟林城沒什麼別的資源,礦沒了,地也沒法賣,只能靠金融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撐著。

經過多年的努力,漢東省大多數金融公司都跑這兒來了,因為這裡的政策對金融業相當寬鬆。

什麼叫金融?簡單說,就是玩數字的遊戲。

不像造東西或者蓋房子那樣看得見摸得著,金融看不見也摸不著。

林城開始全力搞金融後,自然就有人鑽空子,用數字遊戲的規則幹壞事,比如放貸。

現在,貸款挺常見的,像買房買車之類的貸款都是大公司負責,還有不少規矩。

可是那種個人的小額貸款就沒這麼多規矩了。

安亦明年輕的時候就在幹這種小額貸款,他信奉“人死債不消”,所以追債手段很狠。

只要欠了錢,哪怕你死了,你的家人也得替你還,不然就有麻煩找上門。

很多人沒法子,只能四處借錢還債。

本來這事不大,但隨著林城經濟快速發展,金融公司越來越多。

安亦明是個機靈人,一看金融行業前景好,立刻入局。

他靠暴力催債立住了腳跟。

這些年,他還跟本地的一些討債公司勾搭一起,搞出了個只憑身份證就能貸款的網路貸款,賺了不少錢。

他在全國搞了好幾百個這樣的平臺,短短几年就把海創集團弄到了現在的規模。

最近,他又跟林城發展銀行和新興財險合作,搞了個叫“長盈計劃”的新產品。

其實就是換個方式搞非法集資,只是有銀行和保險作保。

跟後來被揭穿的那種金融投資平臺一樣,拿新進來的錢給老客戶返利,典型的網際網路騙局。

海創集團的新產品一出來,就被很多人盯上了。

為什麼?因為有林城發展銀行和新興財險給它撐腰呢。

誰也不是傻子,哪會隨便把錢投出去?但有了銀行擔保,又有林城市支援,就覺得這事靠譜多了。

所以大家都等著這個長盈計劃開售,聽說至少能籌到上百億的資金,搞不好還能翻倍。

網上那些金融平臺老闆跑路、爆雷的新聞還少嗎?簡直數不清,每次都是幾十億、上百億沒了。

你說這裡面沒問題,誰信?

下午,宋一銳帶著他的專案組到了,方木去接他們。

上車後,宋一銳問:“查得怎麼樣?”方木遞給他一份材料:“我們找到了幾個網貸平臺的背後主謀,姓陳,外號光頭傑。

這六個人都是在他的平臺上借錢的,一開始只借了500塊買手機,結果兩個月不到,利息滾得變成了30萬。

"

“兩個月就滾到30萬?這不就是明搶嘛!”宋一銳驚呆了。

他以前也處理過不少類似的案子,但那些頂多就是“九出十三歸”,已經夠噁心的了,沒想到還有這麼黑的。

"對,”方木繼續說道,“我們從這幾個人的聊天記錄裡發現,光頭傑威脅她們,說要把她們送去他的那種地方上班,還說要她們幹一輩子。

"

方木眼裡閃過一絲怒火:“這六個姑娘,都被拍下了一些不合適的影片,還受到傷害,最後實在看不到出路,就一起跳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