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圈地 (第1/4頁)
重生八零:我在長白山獵野味發家 憂傷的藍刀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嶽峰走正規的承包手續,將黃精野豬肉的核心產區山林給包了下來。
七十年的承包手續,權責清晰。
在走完了流程之後,接下來的幾天時間,相關工作人員就跟嶽峰一起上山,進行了確權的相關操作。
以核心產區為中心,沿著周邊的溝塘邊沿位置為界限,埋設代表著區域劃分的標識物,並且用金屬牌寫明相關區域範圍等細節。
搞定了承包山林的手續,時間也不知不覺來到了六月份。
隨著時間的推移,嶽峰在山上養殖場的產業,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
冬天活捉回來的帶崽兒紫貂,陸續開始產崽兒。
獸欄裡的梅花鹿、狍子、還有麝,也都到了產崽兒的季節。
單單紫貂這一個品種,經過兩年週期的繁育加野捕,總數量已經突破兩百隻大關。
其中大多數都是去年跟今年母貂產的人工銘印紫貂幼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那隻極品變異白化紫貂產下的四隻子一代,都成功養大,活到了第二年。
白化紫貂的子一代都沒有顯露白色基因,但是嶽峰知道,不顯色不代表沒有用,單獨做了標記,好吃好喝伺候著。等再進行配對,後續就有可能產出白色紫貂了!按照正常紫貂性成熟的時間,一般一歲半到兩歲,就可以配對兒繁殖下一代。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嶽峰今年的冬天,子一代的親本,就有一定機率配對兒受孕了,明年夏天就能得到子二代!除了紫貂之外,嶽峰家裡鷹舍的五隻鷹蛋,也都成功孵化了出來。
大黑鷹跟小白矛,從幼崽孵化出殼之後,就正式進入了狩獵育雛階段兒。
每天兩隻鷹輪流看家,輪流出門捕獵帶食物回鷹舍飼餵雛鷹。
鷹巢裡的幼崽,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幾乎一天一個模樣,生長的飛快。
嶽峰去年春天獵鷹育雛的時候已經有過經驗了,今年第二窩雛鳥出殼,嶽峰表現的更加遊刃有餘。
每天一次記錄雛鷹情況,然後檢查鷹巢鷹爸鷹媽帶回來的食物,堅持每天手工給小雛鷹餵食,從小就給鷹雛子進行人工跟親鳥的雙銘印。
前面也曾經提到過,想要繁殖出來的猛禽,更加親人,後續當做種鳥留種使用,人工參與餵食雙銘印是最明智的選擇。
從小鳥出殼開始,主人就跟鷹爸鷹媽一起參與餵食雛鷹,讓雛鷹對人的存在也產生天然的信任,等鷹長大之後,就會認為主人跟爸媽,跟自已都是一樣的物種。
後續人工配種,取精、受孕,繁殖,都會大大降低操作難度。
隨著養殖場以及家裡各種動物資產的擴張,每天消耗的物資,也在持續的增長著。
之前嶽峰差不多隔一天,往養殖場送一次給養就夠,現在隨著各種幼崽的增加,給養物資已經不得不一天一送了。
養殖場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短時間裡沒有盈利產出,這玩意兒人吃馬嚼的,像個無底洞,也就是因為嶽峰家大業大,才能扛得住。
不過,前段時間嶽峰去燕京讓金龍負責幫辦的另外兩套四合院購買問題已經進入到落實階段。
嶽峰因此又掏出了一大筆錢。
再加上包山花了不少錢,後續想要保住核心產區,還要進行二次投入。
幾方壓力下來,嶽峰接連掏出了幾筆大錢,家底兒多少也有點扛不住了。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嶽峰給葉建軍打去了電話。
養殖場那邊,葉少可是也有份額的,現在想要搞黃精野豬生產基地,也得給他拉上船。
不管當地的政局如何變遷,抱緊葉少大腿這種策略肯定是不會錯的。
以入股的形式讓對方參與進來,就相當於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