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

開始她們以為自建房是郊區農村,誰知道到了地方,才知黃思雨同學藏得有多深!

“我的媽呀,你管這房子叫自建房?”

“開車進小區的時候,我以為這是植物園,結果車行半個小時上來,我才知道我有多膚淺!”

隨著黎嫿和鄭霜月同學的同時吐槽,連清歌也忍不住附和:“黃大小姐,失敬失敬,你怎麼能這麼低調呢?”

保姆式物業管家,天然氧吧似的居住環境,美輪美奐的豪華別墅群,出門必開車,不開車你連小區大門都出不去。

黃思雨口中的自建房,不止一套,距離她家一百米開外也是他家的,是她哥嫂嫌棄不方便,沒去住而已。

“我沒騙你們,這房子真是我們自己建的,只不過我爸也是這片地的開發商之一。

他是個特能折騰的人,是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八十年代初開始,他賣過海鮮,開過酒樓,倒騰過服裝。

他開的服裝廠現在就是我哥和我嫂子在管,我媽管著海鮮酒樓,他已經涉足房地產行業了。

我家就我一個閒人,他們有錢是他們的,我每個月的零花錢、學費、生活費都得靠我自己打工賺。

唯一的謊話就是,我賺的,跟說給你們聽的,有些小出入,至少得再加一個零,嘿嘿!”

黃叔叔將他們送到家之後,就開著麵包車走了,思雨領著他們進了家才解釋。

“我爸他們忙著呢,我只要放假在家,就很少能見到他們,所以我一般都去我外公外婆的海島上玩兒。

我家有兩艘漁船,輪流替換著出海打魚,這全靠我外祖家的人幫忙,我媽的酒樓才能正常運轉。”

黃家請的有鐘點工進來打掃房子,但日常吃喝啥的,都得自己動手。

三層別墅外觀和其他的別墅大同小異,可進去之後才發現裝修極為低調,不奢華,卻佈置的很是溫馨。

總結下來,黃家有錢,但貴在極簡,父母灌輸下來的思想——

自己動手方能豐衣足食,靠人不如靠己。

這一點黃思雨在校期間的消費觀念就顯露了出來。

“沒想到我能和白富美一個宿舍,大小姐,你這樣的家庭條件應該在校外租房或者買房,專人照顧才符合你的人設。”

黃思雨白了清歌一眼,“行了,你可別調侃我了,你以為這是寫小說啊!

我是真沒覺得我家條件好跟我有啥關係,我從懂事兒開始我爸媽就讓我自己賺錢。

年紀小的時候做家務,去海島趕海撿海鮮,年齡大了就去他們的酒樓或者服裝廠幫忙,按照小時工給我算錢。

他們平時心情好,或者家裡有什麼重要節日,比如我過生日,爺爺奶奶過生日,才會收到不勞而獲的大紅包。

真要認真算起來,可能還不如你們呢,起碼從小到大都有人陪,我長這麼大,都習慣了自己在家。”

正因為害怕孤獨,所以才選擇住校。

至於清歌說的校外買房,租房,請專人照顧,在黃家父母這兒,是不可能的。

他們不允許兒女奢靡,畢竟掙錢不容易,你有本事了你花,沒本事掙錢,花老子的錢,就得聽老子的。

清歌她們聽完,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難怪你這麼獨立,年齡不大,工齡卻不小,佩服佩服!”

黃思雨忍俊不禁:“那是,明天上海島,有啥不懂的就問我,我可是有十年工齡的漁民了。”

“小向南,剛才我說的話你都聽懂了嗎?”黃思雨為大家安排好房間後,突然蹲下身歪頭看緊跟著清歌的小不點兒。

向南猛點頭,“思雨姐姐,我聽懂了,想要什麼就得自己去爭取,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