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超市是國內最早引入“超市”概念的連鎖品牌之一,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新潮、洋氣的購物場所。不過,在見慣了後世動輒幾萬平米購物中心的林歌眼裡,眼前不超過300平的華聯超市,只能用“迷你”來形容。入口不大,招牌也略顯陳舊,但進出的人流卻不少,臉上都帶著好奇和興奮。

林歌邁步走了進去。超市內的燈光比外面的百貨商店明亮許多,一排排整齊的貨架取代了傳統的櫃檯,商品琳琅滿目,可以自由選取。空氣中混合著各種日化用品的香氣和食品的味道。

“嘖,真小。”林歌在心裡嘀咕了一句,但這並不妨礙他目標的明確性。他推了個購物車——這在當時也是個稀罕玩意兒——熟練地穿梭在貨架之間。他的目標很明確:進口零食區。

這個年代,國產零食種類相對單一,包裝也樸素。而華聯超市作為當時的“先鋒”,引進了一些國外的品牌,雖然價格不菲,但對於林歌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他的動作精準而迅速,像是在執行一項精密任務。

“嗯,這個明治的巧克力不錯。”拿起幾盒。

“樂事薯片,原味的經典,再來兩包燒烤味的。”裝進車裡。

“還有這個……Pocky,草莓味的,女生應該都拒絕不了吧?”……

各種花花綠綠的包裝堆疊在一起,引得旁邊一些顧客頻頻側目。林歌對此視若無睹,推著滿滿一車戰利品來到收銀臺,幾個收銀臺前都排著不短的隊。

林歌耐心地排著隊,觀察著周圍的人和事。人們對於這種新式購物方式的好奇、對某些商品價格的咋舌、以及買到心儀物品後的滿足感,都構成了一副生動的九十年代生活畫卷。

終於輪到林歌。收銀員是個四十歲左右的阿姨,穿著統一的藍色工作服,動作略顯生澀地拿起商品一件件掃碼——或者說,是手動輸入價格,因為這個年代的條碼系統還不普及。

隨著林歌買的東西一件件被清點,總價也在不斷攀升。

隨著最後的價格報出來,排在林歌身後的人群中響起幾聲小小的吸氣聲。這些零食的價格,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確實是“天價”了。

收銀員也明顯愣了一下,然後抬頭,仔仔細細地打量了林歌一番。

眼前的少年穿著普通的校服,但氣質沉穩,眼神平靜,絲毫沒有因為買了這麼多昂貴零食而有任何不安或炫耀。他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彷彿買的不是幾百塊的零食,而是幾毛錢的冰棒。

“一共……五百三十二塊八毛。”收銀員報出最終價格,聲音都帶著點不確定,彷彿怕自己看錯了。五百多塊,這都相當於普通工人快兩個月的工資了!

林歌點點頭,從口袋裡掏出錢包。他的錢包很普通,但裡面露出的幾張“大團結”(一百元人民幣)卻很扎眼。他抽出六張遞過去。

收銀員接過錢,手指都有些微微顫抖,又確認了一遍金額,這才開始小心翼翼地找零。她的眼神裡充滿了好奇和羨慕,忍不住又偷偷瞟了林歌幾眼。這孩子,看穿著不像大富大貴的,但出手這麼闊綽,買起這些“洋玩意兒”眼都不眨一下,肯定是哪個有錢人家的少爺吧?真好啊,想吃什麼就能買什麼,哪像自己,兩個月工資還不夠買他這一車零食的。

林歌接過找零和購物小票,沒在意收銀員探究的目光。他將零錢塞回錢包,然後開始把一大堆零食分裝進幾個大塑膠袋裡。袋子很沉,但他拎起來卻毫不費力。

“謝謝。”他禮貌地對收銀員說了聲,然後拎著幾個沉甸甸的購物袋,轉身走出了華聯超市。

超市門口的陽光有些刺眼,林歌眯了眯眼,適應了一下光線。他看了看手裡豐盛的“戰果”,嘴角再次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